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音乐家的故事

(2009-07-02 23:07:12)
标签:

贝多芬

月光

杂谈

分类: 杂货铺

有两个关于音乐家演奏的故事。一个是家喻户晓的贝多芬的月光,故事梗概如下: 

一天晚上贝多芬在郊外散步,忽然听见一座简陋的木屋里传来钢琴的声音,那曲调正是他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能够演奏如此艰深的乐曲,这使他十分好奇,就走到窗外聆听。

 

忽然琴声止住,有一个少女的声音叹息到:“哎呀,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该多好啊!”又有男人说:“哎!妹妹,要不是那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听他的演奏。”贝多芬大为感动,就敲门进去,眼前是一个还在劳作的鞋匠,在破旧的钢琴旁,坐着一位盲眼少女,鞋匠是女孩的哥哥,两人相依为命。贝多芬说:“我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他就在这架旧钢琴上弹起少女刚才弹奏的乐曲,乐声无比美妙,一曲奏毕,这位盲女感动得热泪盈眶。

 

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绞洁的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恰好照在盲女钢琴的琴键上。贝多芬为如此清幽的景况所感,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田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嘻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

 

当兄妹俩从优美的音乐中回味过来的时候,贝多芬早已经离开了,他跑回家连夜把刚才奏的乐曲记录下来,不朽名作《月光奏鸣曲》就这样诞生了!

另外一个故事发生在现代:

一个音乐演奏者在华盛顿DC地铁站“L’Enfant Plaza” 的入口站了许久,那时是冬天,温度很低。他连续演奏了45分钟,先拉巴哈的,然后拉舒伯特的圣母颂,然后拉Manuel Ponce的,接着拉Massenet的,最候又拉回巴哈的。

 

那时大约早上8点,成千上万的上班族通过这个地下通道前往工作地点。三分钟后,一个中年男子发现小提琴家在演奏,他缓慢脚步,停留了几秒钟,然后继续又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又过了一分钟后,小提琴家得到了他的第一张钞票:一个女人扔下的一美元,但她没有停下来。再过了几分钟,一个过路人靠在对面墙上听他演奏,但看了看表就走掉了。很显然,他要迟到了。对音乐家最感兴趣的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的妈妈又拉又扯的,但那小孩就是要停下来看音乐家。最后他妈妈用力拖他才使他继续走。但小孩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音乐家。

 

在音乐家45分钟的演奏过程中,只有7个人真正停下来听他演奏。他一共赚了32美元。当他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理他,没有一个人给他鼓掌。一千多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发现了他。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音乐家原来就是Joshua Bell——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手之一。他在这个地铁站里演奏了世界上最难演奏的曲目, 而他所用的小提琴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制作的名琴,价值350万美元!

 

就在他在地铁站演奏的前两天,他在波士顿的歌剧院里表演,虽然门票上百美元,却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盲女真实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了贝多芬的魅力。贝多芬也因此激发了音乐的灵感,伟大的《月光奏鸣曲》由此诞生。

 

而地铁里的人们,在急匆匆的脚步中,根本不能识别当今最有才华的小提琴手,不能识别他的才华,和他名贵的小提琴。

 

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是《华盛顿邮报》一手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测试人们的知觉、品味和行为倾向。我想,这样的测试放在我们周围,一定也会重复同样的结果。

 

是现代人没有审美能力吗?那么花一百美元去听演奏会又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我们卷入其中,一切都在急匆匆中变得乏味,生活的真谛越来越虚无缥缈。世界上最优美的旋律被噪声所淹没,审美的权利被我们自己剥夺了!

 

生而追求的美的感官,要么审美疲劳,要么审美饥渴,人生被垃圾所充斥。

 

静下来吧,稍稍停歇一下你的脚步,不妨用心聆听这个世界,美好的音乐、美好的事物还是存在的。用心品味美好的东西,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才会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营造改善力
后一篇:无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