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管理财经 |
经历过九十年代经济硬着陆的中国,一直努力维持低的存贷利率,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用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营造了中国强大的顺差动力源,在固定汇率的机制下,央行被迫用大量的人民币吸纳外汇储备,形成了中国至今仍在急剧膨胀的流动性过剩。
911后的美国,金融系统面临严峻考验,美联储发挥市场干预职能,打开贴现窗口,紧急注入流动性,避免了大面积的金融机构倒闭。随后又大幅度减息,基准利率从3.5%降到1%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以防止经济衰退。不知不觉间,流动性超出了它应有的限度。
过剩的流动性如受困的野兽,一定会疯狂地寻找出路。
中国急速膨胀的顺差激起了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期望,人民币被迫升值,而此举又激发了国际投机资本的汹涌而入,其结果就是资本价格飞涨,物价跟涨。如多米诺骨牌一般,飞涨的房地产和股市又激发了在中国沉睡多年的庞然大物——居民存款,正反馈发生了,资本价格一路狂奔。强大的惯性只有等到一个巨型泡沫破灭的时候才能终止,那时候,将是尸横千里,血沃中原。
中国政府没能及时认识到这个危险并采取措施。2004年10月,人民币试探性加息0.27个百分点,力度太弱,直到最近这一年的时间,才频频祭起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的几杆大旗,试图压制汹涌的流动性。很显然,这时候的努力为时已晚,2007年的资本与贸易顺差仍然双双创出新高;此外,美元开始减息,人民币继续加息将会加剧升值的压力,持续的巨额央票发行又给央行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中国政府面临严峻的考验。
美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完善,充足的资本放心大胆地流向每一个可以投资的角落。几年的时间,养大了次级房贷市场。这个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典型的高风险产物,在它顺风顺水成长的时候,没人会去注意它的风险——尽管风险显著地存在。但当问题从某个局部开始暴露的时候,嗅觉敏锐的银行家们立即关紧自家的大门,并引发连锁反应,于是因流动性充足而引发问题竟然一下导致流动性不足,因为美国庞大的基数和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因此感到流动性吃紧。不仅美联储,各国央行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中国,是理智与疯狂的较量;在美国,是信心的考验。全世界都抛到了流动性的漩涡中,60亿人的财富将在这场漩涡中巨幅震荡。
老百姓一向都是温水中的青蛙,这个世界的天翻地覆也只会让他抱怨几句怎么猪肉又涨价了。负责任的政府应当解救万民于水火,不知道周小川和伯南克还有什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