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的五月,走在我的城市里
五月陌上,虽然春色渐行渐远,袅袅的烟雨里,却有着柔柔款款的温情。这是一个特别的时节,尽管阳光已经开始强烈,但夜的深处,还是会泛起一丝凉意。
这也是个最适合思念的时候。在月光下,泡一壶茶,捧一本书,我在意境朦朦里思念一座城。这座城里,有我旧时的一些人和旧时的一些事,还有一些渐渐模糊的春花秋月,恰似朵朵花瓣飘落在记忆的河床上,它展现出的一幅幅场景,便是半世的光阴。
一直相信,这世上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并在漫长的时光中,记住了它的样子。而且,也一直觉得,这世上许多的温暖与惊艳,都会藏在一座城里。那里面,总有一片自己的领地,无论岁月如何侵蚀,它总是那么神圣、美好、纯净。
时光的匆忙,搁浅了葱郁的四季。年复一年,树下斜阳照水,风里别情依依,无论曾是怎样的惆怅与难舍,如今剩下的都是那份单纯与真实,时时被深深地忆起。
这座城,不像我的家乡,没有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也听不到那种柔软的乡音;下雨时,也没有家乡杏花烟雨的朦胧美。然而,家乡的花有家乡的姿态,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风情,哪怕它不是生育我的地方,可那些陪我成长岁月的温暖,却也一样萦绕于心。
这座城,远离大海,依附着丘陵起伏的山地,紧傍着嘉陵江和长江,年年月月,日复一日,人们过着浓浓淡淡的日子,总是那样平和而笃定,富足而安逸。
记得很多年前,年幼的我,也曾倚在家乡院子的门口,一边张望远方,一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丈量着从家到这座城的距离。那时候就有种简单的期盼,流淌在烟火里。
家乡的黄桷树,绿了又黄,黄了又落,落了又绿。大学毕业后,当我站在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时,竟然有种莫名想要流泪的感觉。这座城,就像龙应台说的,它所拥有的历史和记忆、丰满的生活细节、以及它真正的魅力,就像一个没有人去打开的抽屉,里面可能珍藏了很多很多宝贵的东西。龙应台的话,我信,所以一直珍惜。
至今,我没能完全洞悉这座过于繁华的城市,可是,我对它却有一种故乡情结。我喜欢这座城的人,他们有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这里的男人,或许由于坚硬,让人觉得有一种过分的直率。可这里的女人,脸上的大气,外刚内柔,精致的妆容,品牌的着装,不张扬且有内敛的饰品,一直就是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这座城里,车水马龙的大道不少,可转进去,却也有许多小巷子。那里面,曲径通幽处,会有扑面而来的一些历史气息。有南宋的遗址,有抗战名人的足迹。有人说,一座好的城市,是要经得起游客寻常打量的。那么,走进小巷,以普通人的眼光感知这个城市,以寻常人的视角触摸这个城市,你就能品出它独特的文化气息,感知一种沧桑厚重的美。
走在城市里的人,慢慢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呆在这些正方形、圆形、梯形的水泥建筑中,会感觉十分窒息。面对拥挤的城市,有些人经常勾起乡情,想去寻找一份安静。可也有不少人,提到家乡这个词时,却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有面对现实中的城市。
可是我,既怀念家乡,也喜欢我的这座城。它有早班车、早餐点,有早报、晚报,有娱乐八卦,有财经消息,有窈窕淑女,有我喜欢的一切。我喜欢这座城,也关注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我喜欢友善的交往,喜欢直率的争论,喜欢周围每个人的故事。
一个人走在街上,晚风吹来十分惬意。望着城外,想象着这座城市与家乡的距离。当目光潮湿,天光一色时,我明白了,这个距离不是一个数字问题。
我想,城市只是一个符号,它需要的是人们对它的归属感觉。于是渐渐明白,心中有城池,眼中才会有柔情;心中有城池,才会有宁静。初夏里,走在我的这座城里,说不上姹紫嫣红,也少了绿叶葱茏,但它依然藏着我的幸福,唤起我的柔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