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人间禅意,安度尘世光阴
秋风很轻,只听得见树叶飘摇的声音。觉得,那些风中的细雨,凋零的花草,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它们在尘世里,在风里,在雨里,都有如莲一般的禅意。
走出小区,道路两旁落有一些梧桐树叶,不忍踩踏,便小心跨了过去。花坛中那棵桂花树却开得甚好,于是在那里停了下来,想时光就这样慢慢老去。
走过了多少秋季,总想安静地在岁月风烟处,寻一份淡泊的本真。依在季节深处,不再感慨,不再叹息,觉得岁月更迭,时光匆匆,都是自然的流逝。
我的车中有张音碟,很喜欢听那首名叫《坐禅》的曲子。似水流年里,我不信佛,但其中的修禅却不无道理。我觉得,禅是一种感悟,与信仰是不一样的。
尽管有人说万物皆有佛性,我一直不悟,半信半疑。可是,每当听见那首《坐禅》乐曲,那情,那禅,那光阴,却又能把我的心一遍遍淋湿。
时光的韵脚里,总在演绎着许多事,改变着许多心性,点化着众生灵魂。生命的路上,我也在努力理解世界,包括人心。一直觉得,世事既有定数,我们更应当从容度日。于是总为自己寻一米阳光,渴求一片净土,好用来安放灵魂。
有人说,心是一座城,需要适时清理,如有什么舍不下,都是世俗缠绕的缘因。言虽如此,可世上有几人真的能四大皆空,有几人能够淡泊红尘。
伴着行云、流水、光阴,不少人想在梵音律符里修行。我不是信佛的人,但却喜欢寺庙的淡泊与慈悲,所以偶尔也会去,不为拜佛,只为内心的宁静。
那一日去华岩寺,因为不是节日,有些冷清。走到大殿门口,条桌后面坐着一个僧人。有游人去求点化,僧人要他捐钱,游人却显迟疑。僧人不高兴了,说他不虔诚,十分不屑。我却有些感叹,觉得此僧辱佛,自己都没看开,怎能点化别人。
随后跨进大殿,迷惑地问佛,佛曰:金钱没有美丑,美丑只是人心。顿悟,只有将灵魂和身体都拼凑成完美,红尘路上,才能回归宁静,尽享禅意人生。
公司新来一个同事,两年前痛失爱子。悲苦中,他习惯了慢慢静听尘世禅音,携暖而安,简单自持,终于明白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道理。因为和他是老乡,我们很快成了朋友,经常与他谈心,觉得他说的禅,分明有一种升华和静虑。
也有人问禅是什么?白落梅说,禅是在寂静山林捡尽寒枝,在孤舟柳岸江雪独钓,在红尘路上匆匆来去。你坐禅里,心也许在尘外;你处尘间,心依旧可以在禅里。
我理解禅,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感悟,是一种超越。尽管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做到一心向善,就能成为像莲花一样的人,兀自清芬,不与世争。
我更觉得,禅在心里,就是尘世的光阴。有时候,我们行走于世间,你越想安静,越是不能遂意,许许多多的纷繁事,总是难以让人遂心。正因为这样,我们面对大千世界的灯红酒绿,面对各种纷纷扰扰,又不愿随波逐流,所以才那么累。
季节深处,秋风带着漫天落叶,久久回旋在这个季节里……不管是有意寻觅还是无意邂逅,恰好的情怀,泛起了恰好的涟漪。时光,如一纸影印,涂写了太多岁月的文字。许是有太多的恰好,恰好有一份静默,掩藏了太多的花事风情。
给自己泡一杯清茗,再摘几朵新鲜的桂花放在杯里,香气氤氲中,写了上面这些文字。我想把那人那事,那岁月,那前世,那今生,用一池水墨,画成一怀恬淡,静如秋水。
人若善良,天必佑之。我保留着一路的快乐与忧愁,皆因它们过分美丽。人生中,我一拿到属于我的剧本,就一直努力演好,学会静守,学会释怀,学会隐忍。我给了自己一个不乱于心的理由,然后,优雅从容,于沉思和感悟中,体味着那禅,那光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