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外的那池荷塘
走出我们小区,
沿着铺满鹅卵石的小道,不远处,有一片柳树,还有一池荷塘。
记得春天时,柳树已经如丝如缕,一池荷塘却只是打着苞,像一些缅腆的小姑娘。可现在,满池翠绿之间,缀点着一塘莲花,白的淡雅,粉的妩媚,红的热烈奔放。
其实这荷塘,也算不上有多美,应该说是很平常。相对于其它的许多荷塘,它或许缺少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也不像“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喧声夺人,它只是静悄悄地躺在小区外,历经春夏秋冬,守着自己的半亩方塘。
荷塘的不远处,有着一些整齐划一的建筑,还有剪了枝节的苗木,连同石桥、假山、草坪,打造得十分好看。不过我心中,其实更喜欢这片未经雕琢的荷塘。
它实在并不大,只有方寸之地,只是半亩方塘。我猜想,在小区开发之前,它一定属于某个农家。如今,几经拆迁改造,它也随之被弃,便落得自生自长。
不知它是不是也会失落,它什么时候开的花,它生成的莲藕,一直埋在淤泥中,再也没人打理它。也许它很痛苦,每当有风时,它都在埋怨,它都在摇晃;每次下雨后,它叶子上那些晶莹的泪滴,就是在乞求,希望世界能够注意它。
夏日的黄昏,暖风伴着斜阳,一片华灯骤上。天空的月,在树枝上方移动,洒下一地斑驳的银光。晚饭后,悠闲信步,又来到那池荷塘。经历一天的繁忙奔波,看见那池荷花,几群游弋的小鱼,几只悠闲的蜻蜓,立刻让我心静如莲,满怀芬芳。
站在荷塘边,习习的晚风,夹着清凉的气息扑来。那一池荷,有的浮在水面,有的簇拥着不蔓不枝,亭亭凌于碧波浪间。青青的池水,随风荡着碧波,微澜跌宕。还有刚刚冒出水面的嫩叶,似少年紧握的小拳头,充满了信心,显示着对生命的向往。我伸出手去触摸那一片片荷叶,滑腻中,就像握住了老朋友的手一样。
夏日里的傍晚,我就这样经常去那里,欣赏荷影的摇曳,享受柳树下的悠闲时光。现代人喜欢奔着热闹繁华而去,大多忽略了这个地方,忽略了城市中难得的美好。
只要是是有月的夜晚,一池清荷更会让人感受一种惬意的清纯,会于朦胧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偶尔看着池中那些成对的荷花,像恋人一样相拥而立,在轻风、碧草、花香的感染下,它们醉得那样深沉,那样痴迷,那样相互支撑,相互依靠。
在这如水的光阴中,许多曾经纯美的事物,大都落满埃尘,任凭如何擦拭,还是印迹斑斑。唯有这一池荷塘,伴着那剪清月,总是一如既往。
我久久徘徊在荷塘边,让月色滑进心里,把白天的浮尘,关在了外边热闹的地方。人们走过流年,经历过沧桑风云,总是会有一处风景,会一直在心里,不妖不娆;也总有一段情愫,会一直守在身边,默默相望。生活,其实都是在平淡中彰显着幸福,一粥一饭的踏实,一茶一卷的回味,一草一木的风景,它们都是一种温情和美好。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想起背诵此文的中学时光。日子虽在眼前滑落了,而那片幽深的“夜色”却一直伴着我,始终忘不掉那片诗意朦胧的荷塘。
身边这一池水,这一池荷花,也许没有朱自清笔下的秀雅,但它同样也是“秀色粉绝世,密叶罗青烟”,同样能沉鱼落雁,同样能闭月羞花。
这个夏天,我已习惯了看那些荷,看那些层层叠叠的绿叶红花。拗不过心中的柔软,于是便想写写这个荷塘,把它保存在岁月的素笺上。生命中,有太多的东西已看不见了,许多事物也被遗忘了,庆幸有这一池绿荷,不论朝起暮落,始终在我心上。
这个夏的雨水很多,喜欢雨后的荷塘,总是另有一番景象。那些雨后的花与叶,虽然都弯着腰,但依然在风中摇曳,水灵灵地滴答着生命的旋律,展示着美丽,彰显着顽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