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随心漫步重庆
随心漫步重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63
  • 关注人气:10,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夏时节思才女,又是绿肥红瘦时

(2019-05-23 09:49:43)
标签:

初夏

海棠

李清照

婉约

才女

分类: 散文、故事
初夏时节思才女,又是绿肥红瘦时              初夏时节思才女,又是绿肥红瘦时

    暮春倏忽,一晃又是初夏了。这些日子,除了特有的清新,便是“黄梅时节家家雨”。尤其是到了夜晚,无论你喜不喜欢,或者在不在意,潇潇暮雨总是不期而至。
    雨后的清晨,看见阳台上那盆海棠,挂满了水珠,不由又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每次读它,我都惊叹“绿肥红瘦”四个字,把惜春怜花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人能把文字写得如此精绝,也让我不由不潸然动情。
    第一次读李清照的词,那时很年少,不大理解其中的深意。后来读多了,那些或清丽或哀婉的句子,经常会触动心底。以至每当看到海棠花,便会想起她的如梦令,继而想起她的清愁,想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窗外,五月在尽情的明媚,院里的落花已少有人问。信手翻开李清照的词集,触摸着那些哀艳的文字,会有一种熟悉的柔情。遥望千年前的南宋,仿佛能看见那个才华绝世的女子,漫过岁月,穿越时空,由远及近,在宋词的风韵里姗姗而行。
    在中国历代诗词中,李清照的文字,一直是那么脍炙人口,深情而美丽。她不论是写春风秋雨,或是写夏虫冬梅,总是那样尽善尽美,表现得那么才华横溢。
    翻开史册,我看不到她的美丽,但她的才华,绝对是美的。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抑郁与凄凉,有人用了千言万语,竟不抵她寥寥的十四个字。又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心地,怎一个愁字解得?她算是把这个主题的字写尽写绝。

          初夏时节思才女,又是绿肥红瘦时

    历史上,李煜曾把愁化为东去的流水,王西厢更把愁驮在了马背,李清照却把愁放到了船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赋予了愁以重量,真正的以实写虚。 
    李清照的词,一直就是这样出类拔萃,让人痴迷。她的词,无论是才情或是心智,无论是她的少女情怀,还是后来令人断肠的闺怨,都直击我们的心灵。
    比如,我也读过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但不管怎么看,还是觉得不及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后者表述得更加婉约美丽。
    李清照的词,除了有离愁别绪,有故园家国,还有一种“柔肠一寸愁千缕”的凄美。而且在历史变故中,在流亡之时,面对家国的残破,面对项羽的垓下之围,她还吟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柔弱的小女子,能对国家民族忧心忡忡,在深深的历史苦海中,虽像一叶孤舟,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她表现出来的豪气,让后人无不敬佩。她虽生不逢时,却用独特的创造力,将文字发挥到空灵博大的境界,这也是她的高人之处。
    对这样一个绝世才女,上苍也许有失公允,让她经受了太多的苦难和悲戚。也许正因为这样,她的诗词,才会绽放出如此独特的的魅力。往往读她的文字,就像聆听天使的挽歌,有离愁别绪,有故园家国,更有一种“柔肠一寸愁千缕”的凄美与叹息。
    花开花落间,现在又是绿肥红瘦时。初夏的风,夹杂一阵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这时重读李清照的文字,自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凄美情结。
    昨夜又是雨疏风骤,窗外,依然又是“绿肥红瘦”。感谢李清照把满怀愁绪化成了这样的优美绝句。我想,李清照之所以是李清照,就在于她那与众不同的心境与见地。
    随着春意渐去,我闲步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有风雨,有醉酒,有问话,有回答,有质疑。我喜欢她卓绝的文字,喜欢她的才情,更喜欢“绿肥红瘦”这样的千古之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