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随心漫步重庆
随心漫步重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63
  • 关注人气:10,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水乡绍兴

(2016-06-05 09:55:24)
标签:

绍兴

花雕

鲁迅

沈园

回望

分类: 朋友们喜欢的文章
走进水乡绍兴                       走进水乡绍兴

    日子,缄默无声。这次去绍兴,是因去杭州参加一个亲戚儿子的婚礼。吃完喜酒第二天,上午游了西湖,下午就开车去了水乡绍兴。
    绍兴这座城,最早是从鲁迅先生的课文里知道的。印象中,它是一座徜徉在水上、用石桥连接起来的城市。那里的小溪小河,条条相通,就像江南处子的血脉。
    到了绍兴,下榻在鲁迅中路上的“沈园陆公宾馆”,自然也是缘于一种鲁迅情结。宾馆位于沈园和鲁迅故居之间,近临繁华的商业街,交通、游览、购物都很便捷。
    当晚,漫步在绍兴古城街头,随处可见飘扬的酒旗。于是忘却一路劳顿,找到有名的“咸亨酒店”,走了进去。坐在长条方凳上,要了茴香豆和臭豆腐,还有那浓郁的花雕酒,也叫女儿红。一碗酒下肚,便有了些许眩晕。起身,摸摸门口那座孔乙已塑像的手,撤离。 
    次日一早,踩着树影婆娑的石板路,开始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游程。一路走过青石板的幽径,七拐八曲,有些像江南少女迷离又婉约的弯弯情结。
    三味书屋,三开间的小花厅,临水而筑。那些伸向水面的石阶,临河墙角的青苔藓,书房中的梅花鹿画卷及长案、书桌等摆设,皆如中学课本里的描述。这样一方净土,泛着一股悠远的翰墨书香之气,足以与墙外那些繁华和喧嚣相抗衡。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出了三味书屋,沿河拐进窄窄小巷,不由便去抚摸那些斑驳的墙壁,试图寻找曾经的美丽。墙上那些雕花木窗,半开半掩,不知是在听风、听雨,抑或在等待久别的归人?须臾间,刚收回思绪,眼前就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是免费的,有些出乎意料。现在的景点、古迹,大都圈了起来卖票,说是为了发展经济。绍兴没有,他们让游人自由参观鲁迅故居,了解鲁迅先生的民族魂魄。
    百草园在故居后院,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子。童年的鲁迅,常在这里玩耍、捕鸟,享受园子带给他的乐趣。鲁迅从富裕的官宦家庭到后期的没落,他并没有因此沉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表现了鲁迅先生的高风亮节。 
    游完鲁迅故居,满街飘来油炸臭豆腐和霉干菜的味道,于是有了饿意。走进三味饭馆,美美地吃了顿午餐,然后沿鲁迅中路步行百米,到达沈园之地。

              走进水乡绍兴

    沈园,自古的灵气,需要用心体会。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园子,承载了太多的离愁别恨。一草一木,都记述了凄美的恋情,一水一石,都氤氲了千年的相思。尤其那块苍凉亘古的石壁上,刻下了千年悲凉之情,那是两颗心的绝笔——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和唐琬,就这样成为千古悲剧,万世传奇。沈园里的亭台、小径、荷池,不仅蕴含了园林建筑的绝妙,似乎还一直可听见唐婉那一曲曲弦音,落寞而深情。
    江南园林无数,沈园却是幸运的。它见证了陆游与唐琬的悲欢离合,乃至生死别离。数百年来的天下有情人,都在此体味了“错”与“莫”、“难”与“瞒”中的内疚与悔恨。
    离了沈园,便是东湖。它虽不如西子湖有名,但乘着乌篷船,泛舟于清澈见底的湖上,穿行仙桃洞、喇叭洞的一线天,眼观四面雄浑的崖壁,却又是一番别样的惬意。
    游了鲁迅故居,品过沈园,游完东湖之滨,发觉这里的亭、台、楼、阁,桃、梅、柳、竹,都是一首首古诗。平仄之间,无不押韵于百草的舞姿,湖水的翩跹,还有心跳的节拍。
    随意翻看手上的旅游册子,惊悉,岁月中许多熟悉的名字,原来都出自这个名士之乡,都曾生活在绍兴的街坊台门里: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锲而不舍治水的大禹;铸就《兰亭集序》的王羲之;凛然正气的鉴湖女侠秋瑾…… 
    凭然回首望,在绍兴的一天,虽是短暂的,然心间却已积下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滋味。在这里,我看到了前人和古人的淳朴背影,虽是淡淡的,却独属这片土地。不由觉得,穿越喧嚣的尘世,中国的美,尽在古鎮,中国古镇人物之美,尽在绍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