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心与灯依旧
日子不温不火,如一锅老火靓汤,慢慢的熬着,蓦然回首,却又恍如一梦。
立春、西方情人节、春节,这节那节,不管你的喜怒哀乐,总是依附着光阴如期而至。这不,前两天又过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也算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历代诗人为它写了不少的诗词,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大概要数欧阳修的那首《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读着这千古名句,望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知思念又叩响了谁的心扉?不知谁的名字又伴着一个人的微笑进入了梦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可以给柳丝打一个结,挽住明月,然后以诗词为向导,约来那个在多年以前走失的人,柔情脉脉地向她倾诉你藏在心底一千年的话语。
再吟词的后面几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中间发生了多少曲折,有什么变故,不得而知。但诗的泪水和惆怅都是纯粹的,只与爱有关,只与情有关,不似现在这般掺合了很多杂质。
冬去春来,四季更迭,岁月在一季又一季的月圆月缺中轮回。数不清看过多少次月光的黯淡,也数不清看过多少次月亮的皎洁。一路上,远了亲朋,却不曾远了那一勾晓月。每当黎明的霞光微露,月渐渐淡出视野,我却最怕它一去不回。
还记得毕业前夕,在分别的餐宴上,面临着前途未卜的爱情,他深情地唱着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可是,月亮终究未能代替他向她表明心迹。现在想来,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该坚持的,执着地坚持着该放弃的。
所以,如果,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了对的人,请你一定要珍惜。
每每皓月当空时,喜欢一个人披着如水的清辉,信步踱在清风徐徐的荷塘边,或者徘徊在人迹稀少的市郊小径。辗转中,这些寻常的日子,便成了朝花夕拾。
虽然如此,面对元宵节之夜,看着疏枝弄影,月光流辉,如花香般的情愫依然荡漾在心里。尤其是那玉盘般的明月,那么圆,那么亮,我分明看到月亮上写着“团圆”两个字。

元宵节,是汤圆飘香的夜晚,也是万家团圆的时刻。有人在窗边托腮凝思,想着小时候妈妈甜美温柔的歌声;有人徘徊在庭院里,举头望月,低眉沉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也有人在凝望美丽如花如雨的焰火,想着如烟的往事。
春节刚过,许多人辞别了家乡弥漫青草香的泥土,告别了盈着热泪相送的亲人,返回了工作岗位。可是,不管相距多远,隔开的只是空间距离,透过元宵节的月影灯影,我看到的永远是心与心的连接。
曾记儿时,青灯照壁的夜,母亲连夜为我们编织毛衣,父亲在院子里,麻利地编制各种农用的竹器,我和妹妹在灯下读书写字。日子清贫,但却温馨,父亲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孜孜不倦地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境。然而,父亲,来不及赶上好日子,便已英年早逝。
如今,时光流逝,年少时那些花开花落的过往,在光阴菲薄中,虽不常记起,却也从未忘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东坡的这首充满了悲伤气息的词,让古往今来的多少人嘘唏不已。
沧桑岁月,如大漠风沙,无情的磨砺着我的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连同对花市灯如昼的美丽向往,是那么的热切。这些过往,已如落花凋零,洒落一路心思,不问归期。
经年后,身为人夫人父的我,已被岁月的刀,把浑身的棱角削平,而时光的流水,也把我那颗心,洗濯明净。深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人生无常;也懂,“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的无奈。明白,许多事情于我们,已是昨日黄花,去年明月。已不必众里寻她,也不必蓦然回首,那人那情,一直都在灯火阑珊里。
我不怎么喜欢城中的月,虽然明明晓得它与故乡的月同是一轮。但元宵节之夜,我还是在明媚的月光下,双手合十,默默期许:让风吹散心头所有的阴霾,让雨洗涤岁月散落而下的尘埃,让一季又一季的花香驱散所有的疲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