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灯光
过年这几天,一家人从重庆来到了广州。我喜欢广州的年味,喜欢在夜晚沿着酒店外的公路散步,倾听远处零星的爆竹声响,看一弯冷月如水的清凉。我总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静谧的夜色,喜欢夜色中的灯光。
这些天来,过年的味道,一直在夜空盘旋。路边的木棉树上,宛似流星雨一样组成的灯环,一直摇曳着迷离的灯花,争先恐后地在我的眼前闪亮。
喜庆中的火树银花,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份寻常。岁月虽然很长,但它终是长不过我们心中的渴望。低眉浅笑的流年中,有多少青涩与激情,和着那些难以忘怀的曾经,都在生命的旅程中以及时光的打磨下,逐渐沧桑。
走在木棉树下,彩灯和路灯交映在浓密的枝叶上,轻轻摇起一树色彩,散落着似乎剪影一般的虚幻,给夜色笼上一层朦胧的迷茫。
节日的夜晚,路边的灯光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感受着每盏灯光后面的生活,或团聚,或期待,或忙碌,或吵闹,都在朦朦胧胧间,写意着芬芳。
走进一条窄窄的小巷,瞥一眼那些小屋里的灯光,吮吸着一个个家的气息,闻着喷香的饭菜味道。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不同的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光亮。
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那种晕黄的灯光,因为它的后面总是隐藏着我的向往。
记得有次过年前的晚上,和妹妹一起去小姑家,为了品尝她新熏的腊肉和香肠。饭后回家时,执意不让小姑送我们,于是她就站在路口,举着一盏“煤油灯”给我们照亮。一束灯光照着乡间的土路,照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家。浓稠的夜雾里,小姑恐怕早已望不见我们了,可我们还依稀望得见那盏灯光。
上中学时我家住进了城里,每天晚自习后,我都会一个人慢慢走回家。一路上,看着街道两边房屋内的灯光,心里会猜想,哪一盏灯光后面在等待归人,哪一盏灯光后面是在挑灯夜读,哪一盏灯光后面是一家人在团聚欢笑。

走到自己家的巷口时,会发现巷子深处有一盏灯,始终为我点亮。这一盏灯,散发出的丝丝的温暖,一直牵绊在我心里,从来不曾走远。
岁月无声,犹自沧桑,这世间的事,总是轮回着承上启下。我的女儿上中学时,每天晚上家里的那盏灯,也一直亮到她放学回家。
偶尔也去学校接她,回来的路上,我们会聊天,聊她的学习,聊学校里的趣事,也会聊她对人生的看法。一路上,两边的房屋已不是我上学时的模样,相同的是依然有盏盏灯光。
一次看电视,喜欢上了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
在沉睡的城市夜里,一个单薄的身影在深夜的巷子里穿行,是个女孩骑着单车回家。拐角处,在昏黄的灯影中,有热气蒸腾在小吃摊上。女孩单车驶过时,守摊的老伯拧亮摊上那盏灯,照亮了女孩前行的巷道。
望着亮亮的光晕,女孩年轻的脸上浮出了暖暖的微笑。那一刻的情景,动人又细致,那盏灯,划开了我心中积存许久的迷雾,点燃了我对温情的渴望。
觉得,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富可敌国,还是饱读诗书,都要善良。那样,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便随时会有一盏灯为我们亮起,不管月缺月圆,总是指点着我们行走的方向。
伴着岁月风霜,伴着一路灯光,我们懂得了安之若素,多了一怀沉稳,多了一份沉淀和蕴藏。最后便懂得了与人必须相扶的道理,懂得了暖人薄凉。
现在的我,依然喜欢在夜晚漫步街上,喜欢在季节的变化里,看人世间的花开花落,看天上的月亮和满城的灯光。光阴带走了我们的容颜,已很难记得年少时那些花开的过往,但对夜晚灯光的喜欢和思索,依然还是最初的模样。
月色半弯中,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在悄悄流淌。人的一生,谁会为了谁共剪西窗烛,谁又会与谁共赏北斗星光。望着年华匆匆远去,心里总是一半寂寞,一半惆怅。有些事情经历过后便会懂得,时间在荏苒中变得逐渐厚重,生命去掉了青涩浮躁后,就会露出静谧和端庄。
多少故事已经尘封,多少回忆已经收藏。人生路上,十分庆幸属于我的那盏灯,一直在生命里照亮我的行程,让我没有迷路,没有丢失自己的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