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湘西凤凰城
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另一个就是湖南的湘西凤凰。
踩着九月底的最后一丝秋风,怀着一颗渴望的心,踏上了湘西这块火热而神秘的土地。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望着窗外的高山峻岭,山峰连着山峰,隧道通着隧道,湘西的自然之美和它的无比神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关于凤凰的记忆是源于看了电影《边城》,最初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自从我认真读完沈从文的《边城》以后,湘西的风情就如同一根细长的筋脉,牢牢的把我牵引,而书里展现的秀丽山水和淳朴的民风更是让我着迷。
我喜欢沈从文的谦和,也喜欢他的豁达;喜欢他的软性格,也喜欢他的真性情。人们都说,他的内心世界里一定有一片天,就是湘西的天;一定有一座山,就是凤凰山;一定有一汪水,便是沱江水;一定有一方城,就是凤凰城。
凤凰古城,掩映在丛山峻岭之中,满山满谷都是绿油油的,谷中有一条沱江,像一条白带般环绕在它的周围。顺江望去,一座湘西风格的虹桥横跨江上,两岸的吊脚楼一排排伫立水中,三五成群的游人悠闲地漫步在沱江边上,使原本寂静的古城呈现出一派生机。
沿江的一条条石板路,把城外的山野气息径直带到了城里。路边常常可以碰到许多苗家妇女,背着小背篓,装着她们采集的花草编成的花环,许多女游客喜欢买来戴在头上,有的还穿上苗家的彩裙拍照摄影。
凤凰古城的美,不仅在于自然风景,更在于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小小的凤凰城,就有三处人文古迹:沈从文的墓地、沈从文的老家、熊希龄的故居,都在凤凰城内。城里还布满四通八达的小巷,我喜欢它的古朴,也喜欢在这些小巷里穿行。很庆幸,我的故乡方言和湘西方言有些相近,和那些坐在门口卖花环的苗家阿婆交谈,很容易就听懂了她们说些什么,我也竟然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古老的凤凰小城,历经风雨几百年,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就如宋祖英的歌声一样地道纯美。但在地道与纯美的背后,其实透射的还有一种坚忍与艰辛。难怪这么小的一座石头城里,能走出像沈从文这样的大文豪,走出像熊希龄这样的中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和至今健在却作品已卖到上千万的大画家黄永玉。我想,这和小城的文化与追求是分不开的。
夜晚总是如期而至。晚饭后,远远望去,虹桥和各种古建筑物上,缀满了闪闪烁烁的灯光,好像在暗黑的绸缎上撒下了点点星星。此时,走石板小路,观万家灯火,任晚风吹抚,听沱江欢歌,会让人尽享凤凰之夜的美丽。
桥下是酒吧一条街,古香古色的小酒桌上,啤酒、咖啡、鸡尾酒,光触交错;歌声、笑声、嬉戏声,飘飘渺渺。小小的街衢,青石板的路,震耳欲聋的音响,铙钹和击鼓的吵闹,合着略带嘶哑和伤感的歌手声音,统统都破窗而出。
酒吧是热闹的,让这座早已作古的城,平添了许多青春与活力。酒吧本就是暧昧的代名词,所以门前的招牌多挂着“私奔吧”、“醉生梦死”。看着这些名字,觉得在这里如果来一场艳遇,也像是天经地义的。
从沈老笔下的边城,我一路追随而至。却原来这里不是边城,也没有翠翠,更没有傩送与她的爱情。他们不属于这种游人如织的古城,他们只是安然在一座离凤凰几百里外的一座翠翠岛上。这样也好,他们的爱本来就淳朴安宁,是经不起这江风的暧昧的。
凤凰,是我梦的原乡,却有些说不尽道不明。那一山一水,住着我的浪漫,那一颦一笑,尽显暗自多情。这就是凤凰,她定然隐藏着巨大的磁场,否则,怎会有那么多人为之心旌摇曳,为之绕梦牵魂?
相信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旧城,尽管城墙己斑驳,但仍占据着心中最柔软的位置,如年少时每天上学常走的那条路,老屋门前的那条小河,外婆家院子里盛开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花,还有,与小伙伴们翻滚玩耍过的那一片青草地。
凤凰,宛如湘西的“酒鬼”酒,芳香馥郁。它是那样令人向往,令我久久不能忘记,那一弯沱江水,一叶风雨舟,一排吊脚楼,一座彩虹桥,还有一段凤凰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