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海伦
记得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读到一篇名为“Three Days to see”(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短文,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篇作品是大家熟悉的美国残疾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写的,说如果能恢复她三天视力,她所最想做的事情是——
用宝贵的三天,同所有心爱的朋友相会;探索自然和人类的历史;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文章记叙了她对生命的认识,字里行间浸润着她火一样的激情。这篇文章,至今还对我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力。
从读到这篇文章起,我就开始关注这位伟大的女性,与她越走越近。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镇,一岁半时突患猩红热,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海伦七岁那年的3月3日,对她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莎莉文用无限的关爱和天才的聪慧打开了她的心灵之窗,并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她那坎坷多难的人生。
在沙莉文的教育下,海伦•凯勒逐步认识了周围的世界,学会了写字和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每一条出口都已向她紧紧关闭。但是,海伦却是个奇迹,她竟一步一步从地狱走上天堂,不过,这段历程的艰难程度也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海伦在逆境里奋发,将生命之帆高高扬起。她在无声与黑暗的世界里顽强地拼搏,以不屈的意志和超凡的毅力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并考入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此后,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世界残疾人事业,其奇迹般辉煌的人生,让全世界感动。
作为一个残疾人,海伦说过的一些话,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如果持之以恒,我们能够成就任何事情。”
“我曾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但当我看到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又感到幸运至极。”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
“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东西有时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们却能被心灵感受。”
“我要把别人眼睛看到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的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海伦的一生,是自强、奋斗、拼搏的一生,为全世界的残疾人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罗斯福夫人埃利诺也说:“海伦•凯勒的故事永远也不会完结,她给我们上了永不遗忘的一课。”
而我,也有话要说,那就是:“认识海伦•凯勒,走近她的人生,走进她的心灵,她便成了我人生的老师。海伦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自强不息,懂得了怎样去珍惜,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