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水乐山的思索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夫子在这里说的智者是指聪明人,说他们的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流水一样。而仁者则是仁厚之人,仁慈宽容,淳朴厚重,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
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古诗中便常常会有见山见水的内容。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遥望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又比如,伯牙钟子期的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识我心中山水者,即是知音。
小时侯,我家就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读书的学校也在青山绿水旁。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走山路,因为山里可以采到我们喜欢吃的野果子。有时晚上下过雨,第二天还能采到美味的野蘑菇。
还有我家门前那条浅浅的小河,岸边总是绿草丛生,其中还有一些紫色或白色的小花,随意地迎风摇曳。偶尔也到河里去捞鱼,那种兴奋、刺激、过瘾的感觉,带给我许多快乐。
<>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年龄的增长,走过了许多山山水水之后,对山和水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识山水多神韵,只缘角度仅单一”。站在欣赏和审视的角度,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山,懂得了山的雄伟和灵秀;懂得了水,懂得了水的宽广与深度。

于是,对有人形容国家是山,百姓是水;领袖是山,群众是水;父亲是山,母亲是水;老师是山,学生是水的这些比喻,便也多了一些理解。觉得世间的山山水水,与我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的确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也开始相信,一个人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自然山水的无形影响。自然的清新,山水的特点,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在人的修养中,表现在人的气质上。
当然,同样的山水也会养育出不同的人。世世代代的官员都有仁者,虽然不多,却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哪朝哪代又都有不仁不义者,尤其在每个朝代的晚期。不仁不义者全都不管百姓的死活,会把百姓的血汗钱“洗”进自己的账号里。
此时,又想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孔夫子二千年前说的,不由久思。
其中那个“乐”字,应该就是“喜欢”的意思,于是联想到:圣人乐修身,文人乐诗文,美人乐修饰,孩子乐游戏,贪婪者乐金,恶欲者乐权,残暴者乐斗,淫欲者乐色,小偷乐盗钩,大盗乐窃国。百姓呢?乐丰衣足食,乐人寿年丰,乐风调雨顺,乐和谐太平。
牢记孔夫子的教导:“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果能这样,那就可以在生命的山、水中追求到自然的平衡和内心的平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