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随心漫步重庆
随心漫步重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63
  • 关注人气:10,1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让座的后果

(2011-06-18 19:36:57)
标签:

斯托夫

中国

科特

楷体

社会公信力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不让座的后果      不让座的后果     

   

    现在乘公交车,能够主动给老弱病残和怀抱婴儿者让座的越来越多了,这是文明道德的进步。但不肯让座者也大有人在,毕竟,一种文明素质的养成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据说在世界许多国家,让座已经成为习惯,不让座反而会让人感到吃惊。
    前不久在《人民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芬兰拉毕省行政管理署高级主管斯托夫科特,用完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公交车去省府上班。由于是始发站,车厢很空,他坐下后就开始翻阅当日的报纸来消磨时间。
    过了几站,车厢已经没有了空位。这时上来一位老太太,攀着扶手,刚好站在斯托夫科特的旁边。斯托夫科特一直在全神贯注地看报纸,直到下车时才发现身旁站着一位老太太。他当即就向老人表示了歉意,可这一件事却被一位“好事”的乘客用手机拍了下来。
  当天中午,电视台播放了这段录像,立刻引起公众哗然:
    “天啊,纳税人怎么会供养这样冷漠的公务员呢?”
    “他竟然在车厢里安然地坐着看报,而不给站在身边的老人让座!”
    “我们如何能相信他平时在媒体上所说的那些美丽动人的话呢?”
    斯托夫科特遭来了一片骂声。
  当天晚上,斯托夫科特在电视台接受现场采访。一脸委屈的他,在电视荧屏上向公众解释他所以没有给老太太让座的原因,并请求公众予以原谅。
  然而这并没有获得人们的同情,许多人拨打现场电话,指责他“违背了在任何公共场合应该给老人让座这一道德规范”,指责他是“缺乏社会公德的伪君子”,并说“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可能还有其它不为我们所知的不道德的行为……”

 

              不让座的后果

  这位拥有牛津大学社会管理硕士学位,且具有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斯托夫科特先生,觉得自己“忽然失去而且无法挽回的社会公信力了”,他不得不向省政府递交辞呈。
    我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性如何,不过总觉得西方人太较真了,一点点“琐事”,竟然上纲上线到道德的层面,弄到人家要辞职的地步。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也看到我们国内媒体的一则报道:一个县委书记,在开车路上遇到一位急需救治的伤员,家属恳请他能把人带上,却遭到他的拒绝。这件事很令人气愤,但并没有听说这位官员要辞职的后续报道。
  在我们看来,不让座,实在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
    再就是我们的官员,哪怕是比芝麻绿豆还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官,也有自己的座驾,是不可能在公交车上“与民争利”的。就算真的在公交车上遇到体察民情的官员,那么让座的也一定是老百姓。
    中国的百姓是习惯于站着聆听指示的。若是官员站着,百姓坐着,到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很正常。退一万步讲,即使有人质疑了当官的为什么不给老人让座,那官员也不会辞职下台。
    如果也有一位“好事”的乘客用手机拍下什么来,有人立即就会问:“你拍录像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故意想往我们的干部脸上抹黑?”
    这些问题还真是说不清楚。在中国,喜欢“管闲事”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管进去,这可能也是现在人们不愿意管闲事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