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几场春雨过后,清明又如期而至。与它亘古相伴的是满城的芳草,纷飞的柳絮。
清明,始终是一个迷一样的节日:这一天,你可能拥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爱情;也可能背负“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心。究竟是哪一种,完全取决于你的经历。
崔护肯定是幸运的,那些年他必定没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否则,怎会在清明踏着仲春的暖风,找寻一个红翠相掩的小屋,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传世名句。
杜牧显然没有他这般的好运,虽然不知道他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仅凭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猜得出他的悲伤心情。
又是清明,原本说是不再写它了,可我知道,还是有些话留存在心里。
墓园还是要去的,避不了世俗的习惯,也许还有让自己安心。
前几天去墓园,漫山遍野的山茶花,红的妖冶。它们在风中微微摆动,不知是否有亡灵附在花朵上,平淡的看着来祭奠的人们?

每次看到父亲的墓碑,会陡增一些悲凉的心情。更喜欢一个人伫立墓碑前,在心底默默的诉说积压在心底的许多事情。于是,开始相信灵魂,相信这之类的种种,相信轮回……
每次从墓地出来,总会想起园子里的迎春。不知道它们是几时开的,清明的时候我便会想起去找寻它们。以前会折一枝,现在不会了,觉得插在瓶子里,一定会妖娆如鬼魅。
父亲去世后,清明对我从此有了另一层含义。在这样一个具有模式性的悲情节日里,我也学着诸多的芸芸众生,去怀念自己的亲人。清明时,当我读到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终于忍不住我的眼泪。
清明时节,总是会这样的伤感。虽然有人说,时间能稀释一切。但悲伤说,不是的。
或者,不完全是因为父亲,还有其他逝去的亲人。
窗外有风,纷飞的柳絮,终归也是存不住的。逝去的人,远隔天涯,是永生永世。
原本不想写神马,结果还是写了这些,纵然有太多的诗赋在前,纵然这是一个如此刻意的节日……
那就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献给每一个把清明作为节日的朋友。不论这个节日是快乐还是忧伤,毕竟,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毕竟,明年还会有清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