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宋词

(2010-05-31 19:13:46)
标签:

文化

唐诗宋词

苏轼

香如故

杂谈

分类: 我的情感

我读宋词             我读宋词

   

    自己对于文学,只是一种业余喜好。由于底子薄,对极具文学造诣的唐诗宋词,一直不敢去真正涉及。
京剧是国粹,从舞台艺术来说没有错。如果从文字的角度,真正的国粹,理所应当是唐诗宋词。在文字领域里,不管时空怎么衍换,文学载体怎么多变,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唐诗宋词的高度。
唐诗和宋词都是文学的瑰宝,如果一定要我说更喜欢那一个的话,我会直言不讳地说,我惧怕唐诗的严谨与刻版,更喜欢敢与唐诗争奇,能与元曲斗妍的宋词。
唐诗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但我更钟情于宋词里倍受仕途折磨的苏轼,命运多舛的女强人李清照,多情才子柳永,还有那写下“错、错、错”的陆游。
宋词的婉约与纤巧让我心动,宋词的粗犷与豪放则让我陶醉。读宋词,我会感觉自己的渺小,读宋词,更会被词作者的坚强与不屈精神所感动。
苏轼借景抒情,在《赤壁怀古》中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千古风流的事物中,最惨烈的莫过于火烧赤壁。苏轼只用了十三个字,就将这个古战场描述的淋漓尽致。
很难想象,如果用一首五言或七言,苏轼还能叹息的如此大气磅礴吗?只有宋词这样的格式,才可能让这种叹息成为千古。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苏轼的这首《赤壁怀古》,才使宋词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靡靡之声,发展到唱大江东去的时代强音。

                  我读宋词
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的是一个少妇深切的思夫之情。因为有了宋词的独特词牌,这种情感的抒发也变得无比精彩。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荷虽然好看,但季节过了也就慢慢凋残;竹席虽然精美,但天冷了也是不能睡的。其实这就是通俗之人的一般情感。但当她在词牌中,写下“红藕香残玉簟秋”时,这俗人的情感就一下子得到了升华,这就是李清照的高人之处。
    也因为宋词没有诗那么刻板,李清照才能写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既是严谨的对偶句,又是浅白易懂的民间俗语。
    陆游的《钗头凤》也是一篇“青史永留,风流千古”的佳作。但我更喜欢他写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令人不能不感慨万分。
    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的梅花……一个“外”字,一个“边”字,让我们看到了他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准确地表达了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的高尚品性。
我就这样漫步宋词,在悠悠古韵中,聚沙成塔,拾起一些喜欢的心贝,在阳光中闪烁其独有的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让天鹅飞翔
后一篇:应该怎样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