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葬花吟》
闲来无事再看红楼,蓦然又听到那熟悉的乐曲,最爱当属《葬花吟》。
“花飞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隐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字字珠玑,声声哽咽,心被音乐浸润。泪珠儿滚落,并不代表悲伤,或许是一种感动。
这首曲子有很多人唱过:郑绪岚,童丽,付娜,还有黑鸭子组合等。她们唱的是相同的歌,但音质不同,心境不同,风格也就各异。
不过,我更喜欢听陈力的原唱。她在为电视剧配唱《葬花吟》期间,遭遇爱人不幸弃世。现实中的遭遇,与这首歌要传达的悲情,形成了一种无法分割的默契。
还觉得,其它歌者是用胸腔和喉咙歌唱,而陈力却投入了自己的心灵和生命,一曲《葬花吟》,成了她的千古绝音。
听着《葬花吟》,慢慢打开心灵之窗,尘封的心也变得透亮起来。神交那遥远的灵魂,娇弱、孤傲、伶仃,不带一丝凡俗,唯有漫天的飞花与之映衬。世上最洁净的是花儿,能与之相配的,必是心似明镜的魂魄,不染俗尘。

灵魂深处埋藏的情感,曾经的叹息,逝去的爱恨,均在音韵中闪动,让悲喜变得丰盈。一抹泪,一丛喜,于是渐渐感悟……
《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哀音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曹公虽然有神来之笔,但总还是纸上的东西,如果不是现今的陈晓旭将林黛玉演活,这首《葬花吟》也许就不会这样深入人心。
陈晓旭出家时,捐出了她的所有,实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心愿。晨钟暮鼓,修的就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超然。
陈晓旭因红楼而出名,也因红楼而玉陨。她曾坦言,自己骨子里溶入了“林妹妹”的悲戚色彩,在它的长期作用下,她的身体也慢慢地走向崩溃。
陈晓旭已与世永诀,留给我们许多的慨叹和留恋。她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无人可以替代的“林妹妹”。
正是,一曲《葬花吟》,千古唱不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