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水之魅”
前日读了琴儿的文章“水之魅”,
颇多感触,也想说说这个话题。
一直觉得,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文化的源泉。它波澜不惊,深不可测;它温柔恬美,阴柔中不乏刚毅。
听流水击打岩石的声音时,仿如一位远古的战士,有着敲响牛皮鼓的豪壮,令天地为之澎湃。
看高山流水的景色时,是那样无拘无束,横空抖动一条条洁白的绸缎。
听流水潺潺流过时,你会感觉它内心音乐般的质感,那是一种爱在纵横交错。
茫茫苍苍的水,总在诉说着千年的沉浮,流泻着不停的冲动。远古的相思悬成瀑布,显现着伟大而又平凡,因此我一直在质疑大海的前世!
还有那一江生命的活水,每一滴都在颤动。它一路奔涌,时而嬉戏于清澈的小溪,时而妩媚于如镜的湖面,时而澎湃于蔚蓝的大海。

水的流动,充满智慧不断追求,充满个性而且张扬,因为流动是她唯一的宿命。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孔子也曾经在河边说过:逝者如斯;《诗经》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丽也已经远去。孔子之后,更多的人站在水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流动的智慧。
水的流动,会轻柔的绕开挡路的顽石,让几缕青苔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却从不藏垢;任由飘零的落叶和污秽随水流逝,却从不允许它在水中生根。水的心中,无此无彼,一颗小石子也会换来水的澎湃,无限激情。
“上善若水”,老子说最大的善就像水那样永远向下,永远谦卑。正因为如此,水才力大无比,所向披靡。
苏格拉底说:“一个人不能踏进同样的一条河里。”因为河水分分秒秒都在变化,水在告诉我们,没有永恒。望着流动的水,佛也说:“观法无我。”
虽然水的气息自草木可演化,自山川可散发,但始终无声无息,终究归于平静。
水把生命写在大地上。江河的根缘于小溪,形成的长江黄河却是我们中华龙的经脉,是中华五千年来最壮观的图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