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退:婚姻之三色原理

标签:
转载若退婚姻情感 |
分类: 借花献佛 |
“我要你”——是赤裸的性爱,不妨标为红色,因红色使人兴奋。性爱是基于原始的生物本能。男人的花心显然有其生物学的根据,故男人常将“性”与“爱”分 开而无负疚之感。女人的柔发红唇、明目皓齿、玲珑身材所呈现的性感,其生物学意义乃是健康、生育与哺育能力。尽管如此,人类的性爱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其特有 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恬静的女人还是活泼的女人更性感,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更性感,是由人类所独有的并与个性相关的文化因素所决定。这种文化因素也随着时代而 改变。过去不少中国男人认为裹脚的“三寸金莲”女人很性感。现在若还有这样的男人,恐是少有的病态。性爱在婚姻的初期自然占有更大的比例,所谓“夫妻无隔夜之仇”即是对此的暗示。倘若一个婚姻从未有过和谐的性爱,必是欠缺的或不稳定的。性爱的相互吸引是一见钟情的基本要素,但也是婚姻中最不可靠的因素。
“我需要你”——是分工的需要,不妨标为绿色,此草木生长之色。中国古代典型的婚姻分工是“男耕女织”,或男人从政经商在外、女人相夫教子在内。而现代 社会的婚姻分工则变得非常复杂和多样。常见的类型是女人有一分不太忙的工作兼管持家带孩,男人拼打事业兼管子女教育。也有的婚姻更多的是建立在需要对方的 名声、金钱或社会关系上,此多见于权贵及其子女的婚姻中。美国社会的离婚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婚姻双方始终保持经济上的独立,甚至结婚时已将可能离婚的合 同拟好,包括财产的分割。当婚姻的双方不再有互相的需要,或者这种需要不再具有独特性时,则婚姻的危机必然大为增加。而一个婚姻中最为独特的需要就是对共 同子女的养育。当需要变成单方面时,受方必然缺乏安全感,而施方常持不必要的优越感,以至婚姻岌岌可危。
“我爱你”——
是
精神的共鸣,不妨标为蓝色,正如天之苍苍。这是婚姻三要素中最高级和最持久的,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之一。“爱”包括爱风度、气质、才华、人品和精
神。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有的异性刚开始接触时颇感动心,但稍微了解后便觉得索然无味。反之,有的异性开始接触时感觉一般,但却日久生情。此种情况,就是
爱慕起了主要作用。广义的“爱”应该包括了“性爱”,用比较文皱皱的心理学术语,“爱”就是“一个人在其配偶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容貌之间建立了一种肯定的稳
定联想” 。以相互爱慕为主而建立的婚姻通常比较稳固。但年轻人因为自己的人格多未定型,包括价值观和心理素质,所以婚姻变数较大。试想自己的“这一半”尚不稳定,如何找到最佳的“那一半”?所谓婚姻的“磨和”过程,其实是一个婚姻的一方或双方其品行提高的过程。
以上三色若缺二,则婚姻必危矣。若婚姻只是性爱,则婚姻的破裂立而可待。此种情况多见于闪婚、初婚。若只剩下需要,则婚姻已是所谓有名无实,比如为了子 女和面子而维持。此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婚姻只有爱慕而无性爱和需要的情况较为少见,比如夫妻两地分居且各自忙于自己的事业。既然不在一起,难免见异思迁。 此多见于社会动荡时期。以上三色若缺一,则婚姻尚可但有缺憾。若无“性”或“性”较弱,则婚姻变得理性。若无“需” 或“需”较弱,则婚姻必多浪漫,此必以双方皆富有和无子女为前提。若无“爱” 或“爱”较弱,则婚姻双方多是讲究实际之人。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三色皆暗弱,则此婚姻其实已亡;二是三色俱亮,则此婚姻丰富圆满。(见附图)
上述“婚姻之三色原理”或有助于对婚姻的分析和把握。如婚姻发生危机而又想挽回——虽然并非所有的婚姻都值得挽回,可从性、需和爱“三色”着手进行分析 和改进。就单方面的努力而言,可使自己更加“性感”,如注意打扮和锻炼身体;使自己更被对方所“需要”,并且使得这种需要具有个人的独特性;最为重要的 ——使自己更加“可爱”,这通常意味着个人品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