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钱就够了?

(2009-06-02 16:05:04)
标签:

够用

生活

安全感

杂谈

分类: 借花献佛

    有多少钱就够了?

 

    牛要是看不见草就没有安全感。松鼠要是没有在秋天藏起来足够的榛子就没有安全感。
    钱对于人就是牛眼中的草,松鼠眼中的榛子。想赚钱就是想要安全感。从这里引出胡氏定理:
        嫌钱少 = 没有安全感。
    戴尔.卡耐基有一本书《如何停止焦虑、开始生活》。这个书名很有意思。活在焦虑之中、活在不安全感之中,就活得没有趣味,也就没有在生活。如果你一辈子活到七十岁,但有六十年的时间在为各种事情(包括缺钱)焦虑,那你其实只活了十岁。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这可能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愁一天就是白活一天,发愁就等于自杀。
    况且,牛有草就足够了,松鼠有榛子就足够了,但对于人来说,有了安全感还不等于就有了一切。动物可以在笼子里好吃好喝、高高兴兴住上一辈子。要是换了人,那就得改叫无期徒刑,是给杀人犯准备的待遇。
    统计数据显示,社会中有抑郁症的人多数都属于衣食不愁的那一类。为什么呢?为生存、为赚钱奋斗不难,因为人天生就有应付低层次需要的能力。在兵荒马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没有多少人会有得抑郁症的奢侈。反过来,人一旦有了安全感,他会突然发现他还得关心人生意义之类的玄虚问题,这就不是很多人都能应付的了。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钱的日子比有钱的日子要好应付,忧患比安乐要好应付。
    佩玛.丘卓(Pema Chodron) 有一本书,书名也很有意思,叫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 (中文版名为《与无常共处》,胡因梦译)。人生即无常,只要活着,就没有绝对的安全感、没有绝对的幸福快乐。所以人只有一条出路:把自己从焦虑和不安全感的魔爪之下解救出来。
    陶渊明有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也嫌钱少,也常常没有安全感,但每次心情开始涌动时,我就会想到丘卓的书,然后就很同情地看看自己。于是我就开始能与不安全感共处,驿动的心也就渐渐平静下来了。
    既然赚钱只不过是为了找到安全感,既然赚钱不容易,并且赚到了钱也不等于就有了完美的生活,那么与其牺牲很多东西去赚大钱,何不直接找回安全感呢?
    你也可以试着与不安全感共处。每次开始觉得自己太穷时,想想胡氏定理,想想丘卓的这个书名,然后很同情地看看自己。你会发现这千百度也寻觅不到的安全感原来就在身边的灯火阑珊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放弃的美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