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莲花 - 海归,还是海不归
半个世纪前,东方印度有一位智者名叫Osho(奥修).
他与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样,没事喜欢在自家的花园里转悠。话说那天夏日炎炎,奥修坐在菩提树下乘凉,荷塘边蛙声故噪,一池莲花盛放。荷塘里有红莲,也有白莲,亭亭玉立,顾盼生姿。一阵风过,奥修闻到池塘一边玫瑰园里玫瑰花儿的浓香。奥修转头望去,见玫瑰园里玫瑰开得正好,红橙粉白娇艳欲滴。奥修毕竟是奥修,悟性高于常人。这荷塘里的莲花与玫瑰园中的玫瑰突然给了他灵感,帮助他解决了他苦思不解的一个问题。他悟道:
“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去比较。”
生活中以及网上有很多人,很多文章热烈地讨论海归与海不归。话题总是围绕著该不该归?或者该不该不归?来回比较着孰优孰越。其实,海归,还是海不归,都是各人的人生选择。高兴海归者,不如归去。相信她/他会在祖国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祝福海归的她/他在家乡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将生命绽放如玫瑰;乐意海不归者,希望她/他在异乡的天地里扎根,结缘,努力将每一个日子活得如莲花般清芬淡远地开放,更祝愿她/他在异国的土地上努力结出最饱满最清甜的莲子。
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惹人羡慕人人爱,莲花自有那份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静自在,可是,就像奥修所悟,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有必要苦苦用玫瑰PK莲花,或是用莲花PK玫瑰吗?
如果我选择了海归,有人非要拿咱与海不归做比较,那就学会坦然地说:
“是,我海归了。我喜欢做一朵海归的玫瑰,我不是莲花。那又怎样?”
如果我选择了海不归,有人非要拿咱与海归做比较,那就学会坦然地说:
“是,我愿意海不归。我适合做一朵海不归的莲花,我不是玫瑰。那又怎样?”
海归,还是海不归,自己选择好了,没必要比较。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