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姑娘

它是一种水果,但是它没有书载可查的意义上的名字.就象是一个流传在民间的小女子的故事,只是在乡里民众间有着一种极通俗的叫法,卖果的人把它叫做"姑娘"果.
第一次听说,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品尝到.颇有些新鲜,当然最新鲜的是它的叫法.
问过果农,只知它产于东北,别的一概不知了,于是,在网络里细细查询,然究竟没查到所以然,逐放弃,或许,它本来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一种东西吧,所以也就没人能有心把的来龙去脉考证一番.
它的外观大小跟金桔果一样,颜色也相差无异.只是它的果实被包裹在一个皱巴巴的象是纸包装的皮瓤里,每每路过卖果处,一直认为是金桔果被打上了纸包装,近距离的细看才发现,原来它的果肉外面的这一副皮瓤大概是一种天然的花瓣,它害羞的包裹在里面保持着一种透明带有水份的淡黄
果肉色,
拨开外面皱褶的皮瓤一口就可以将它吃掉,而不用担心它的干净程度,它的味道有点象小西红柿果,但又比小西红柿果多了一份清甜,水份比金桔果多但又比小西红柿果水份少,介于两者之间.因为它的害羞,或者是它如新疆的女子脸面处总遮着一层面纱的原因吧,人们把它通俗的叫做"姑娘"果.
这种奇特的果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山野里玩耍,渴了累了时,随手采摘的野果,至今也忘了名字甚至是忘了那果的样子,但是这样一种味道却跨越了二十个年头,在今天不邂而遇了.于是,便有了一种童年的气息在四周洋溢着,我仿佛闻到了山野的味道,夏天里的风,野果的清香,山谷里布谷鸟的鸣叫,还有那属于孩提时代的笑声在整个暑假里滋意的漫烂着.....
于是,我对这叫做姑娘果的水果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也许,它永远无法和那些进口的水果一起摆在厅堂招待客人,它就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山野小果,有着一种纯朴的长相,内敛的气质,清新的味道,低廉的价格,从东北走出来,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水果.
锦灯笼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英) 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or Eruit
别名挂金灯、灯笼果、红灯笼。
来源 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
性状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化学成分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