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惹花
惹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31
  • 关注人气:3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最高级

(2007-07-27 06:47:05)
标签:

文化

生活

谈天说地

美丽最高级
 

 

    在英文的形容词里有比较级和最高级. 最漂亮的女人便成了: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在广浩的汉语里也有描述女人美丽的最高级--“沈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成语, 短短两句的成语,引出众多美女的典故,足以证明两句成语对美女形容之极致,这在中国历代的诗词成语中,诚属罕见。 

    女孩有多美,文墨雅士常用成语“沈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美女之艳貌,让鱼见羞而沈入,让雁见惊而高飞,使月蔽闭,使花含羞。 

    一般来说,大都认为“沈鱼落雁”是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毛嫱是越王的嬖妾,与西施齐名;丽姬又称骊姬,为晋国之宠嫔。李商隐的诗作〈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曾描述丽姬之美:“邹颠蓐发软,丽姬眉黛浓。”根据成玄英的解释,庄子这段〈齐物论〉原是言人之所美,鱼鸟糜鹿不知其美,以明凡夫愚迷,妄生憎爱,世间固无真是非也。后来流传的传奇小说,反而将沈鱼落雁用为形容美人之辞。但后人认为唐人宋之问〈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才是传奇小说中沈鱼落雁的由来。 

    宋之问〈浣纱篇〉形容的美女,是春秋时代越国的女子西施(原名施夷光)。传说西施在溪边浣纱,溪水倒映着她婀娜多姿的身影,美丽动人,连溪水中的游鱼看了都忘了游水,结果鱼儿竟然慢慢地沈到水底。当地人见此状无不啧啧称奇,就送给西施“沈鱼”的美号。 

    至于“落雁”,有人认为指的是王昭君,据说,汉代的王昭君被迫与单于成婚,身处北方大漠的王昭君,每每见到雁群南飞,便想起南方汉土,触景生情的弹起思乡琴音。不料,飞雁听到了王昭君的忧伤琴声,竟忘了拍振翅膀而跌落到地上。 

    “闭月羞花”这句成语,主要出自两个典故,一是《文选》曹植〈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一是李白〈西施诗〉:“秀月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据说,曹植的〈洛神赋〉是描述他爱恋的嫂子甄宓。甄宓原是袁熙的妻子,在官渡之战后,为曹操所虏获,曾引起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相互争爱,后嫁给曹丕,然父子兄弟间,因而感情破裂,传闻情灭的曹植,在郭皇后毒害甄宓香消玉殒后,于洛水河畔写下这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佳作。 

    也有人将闭月的典故指向貂婵。貂婵是汉献帝大臣王允的歌妓。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貂婵在花园拜月时,忽然一阵清风,吹来一片云,把明月给遮住了。王允暗中窥看,藉机渲染让外人听见:“貂婵比月亮还要美,月亮都比不过她,因而躲在云后面去了。”也就这样吸引了当时朝中两大乱臣董卓跟吕布的注意,进而施以美人计,离间董吕二人,让吕布因貂婵而杀董卓。 

    李白的〈西施诗〉,很明显的是在赞颂西施之美。不过,有人认为“沈鱼”已是西施美的象征,“羞花”应是另指其人。 

    民间传颂,“羞花”乃是指贵妃杨玉环。杨玉环被唐明皇选入后宫之后,据说,有一次杨玉环在花园中游玩赏花,无意间触碰了含羞草,含羞草立刻合起了叶子,宫女们见此状,无不赞叹杨玉环之美足以“羞花”。当然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唐明皇的耳中,引发皇帝的注意与爱怜,自此以后,杨贵妃便集宠爱于一身,让六宫粉黛无颜色。 

    “沈鱼落雁,闭月羞花。”短短两句的成语,引出众多美女的典故,足以证明两句成语对美女形容之极致,这在中国历代的诗词成语中,诚属罕见。 

     实话是: 这些美女你我是娶不到了, 但希望你能在自己喜爱的女人身上找到她们的影子, 不是还有句给你我这样的一般人准备的成语吗: 情人眼里出西施! 感觉好点了吗? 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