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城是中国的土地

(2007-02-09 06:01:13)
分类: 描花
汉城是中国的土地
  话从光武帝说起.  
  据《汉书·地理志》及《汉书·贡禹传》记载: 在那良通往峒中公路方向约四公里处,有一个村叫做汉城村。为什麽叫汉城,这与伏波征交趾有关。公元40年光武帝刘秀派马援(伏波将军)远征“二征”叛乱。到达防城时,根据地方土人要求,平息剿灭了在防城一带扰民作乱的蛮贼(人称流罗贼)。但还有山区一带的蛮贼仍在嚣张作恶,占据山头称王称霸,使山区土人不得安宁。土族人派代表到防城向马援报告要求派兵清剿。于是马援决定分兵两路进攻,一路从海一到江平、马路,一路由马援率领向滩营、大录、那勤、扶隆,两路兵力攻至那良汇合。各地蛮贼被两路汉军追击退缩到那良的江角、那漂、百迭枫木坜一带负隅顽抗,在汉军强大攻击面前,大部分蛮贼投降或被消灭,只有一小股流窜到马头山,一小股龟缩在枫木坜山洞里,(洞内藏有粮草、有通道通汉江边取水)。后马援命令军兵割来生茅草,收集破布,在两头洞口燃烧,产生浓烟,用风柜对准洞内扇风,经过一天烟攻,洞内蛮贼全部被烟呛死,人称贼佬洞,只是洞口侠小,无人敢进。
   流窜到马头山地区的小股贼人,经常越过北仑河到那良一带村庄抢劫勒索,扰乱土族安宁。为对付这股流寇,马伏波将军选择一高地—勒竹颈高坡(占地2000平方米)建兵营,驻扎军队。在羊头岭颈设一瞭望哨,观察敌情。该处可远望至板八(那垌)、其那、滩棍、里接、大河、范河、百迭、那良河及对岸滩潘等地。若有敌情,观察哨兵便敲响竹梆,各村寨听到梆响,又敲起各村的竹梆,用梆声把敌情传至各村寨。军兵听到梆响,集中出击,土民听到梆响,关闭门户、拿起武器作好迎敌准备。
  当时边境一带土民住茅房木屋、刀耕火种、生产十分原始落后。马伏波将军便派会做木工、会做犁耙、会打垒做瓦的士兵到各村寨传授中原先进的技术,使土民学会打垒(冲墙)做屋、烧瓦盖房,用犁把牛耕,种植各种作物蔬菜等。现在老苏窝仍留有当年瓦窑遗址。
  簕竹颈兵营营房约700平方米,用于打垒泥墙圈围,围墙外是跑马场、练兵场。驻扎在这兵营的汉军为平息流罗贼作风、维护地方治安、土民安居乐业、推进先进的农耕等生产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为纪念马伏波将军的功德,感谢他从汉朝传来中原地区的新技术,遂把这兵营叫做“汉城”,以后村庄改名为汉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