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是爱情的归属还是坟墓? 这是个天问. 但人们一直在问!
其实中国人的传统里是没有男女双方自己求婚之说.
旧时候婚姻是父母之命.
那末为什么现在的人们要求婚呢?
这原因与爱人双方的感情状态有关. 当然这是件人生大事.
所以就需要一个慎重的决定.
如果双方都觉得时机成熟,
于是这个形式而已的过程就一般由男子承担. 带上戒指和鲜花, 单腿点地.
重复那句几千年一贯制的废话: 你嫁给我好吗? 我可以保证,
这个时候女子会等不急地要回答你, 好的!
如果双方都觉得还不成熟,
都无须问, 也不必求婚.
当双方的感受不一样的时候,
那位不能等待的人要意想不到地提出这个问题时,
就出现了人生中一个决断的问题了.
几年以前在澳大利亚有个电视节目, 叫着<<I do, I do-我愿意,
我愿意>>. 这个真人秀的节目,
内容就是许多的恋爱/同居的男女之间的一位在对方出奇不意的情况下求婚(Pop
the Question).
在这个电视真人秀里,
那个蒙在鼓里的一方是在众人之面,电视摄像机前遇到的这个问题.
特别是看过了以前节目的人都知道, 如果他/她的回答是YES,
电视台会给他们安排一个隆重和童话般的婚礼. 这不禁让人想到,
有多少人当时是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说愿意的.
其实现实里也一样.
有没有人对你说: 亲爱的, 我现在是你的人了, 然后向你求婚?
有没有人告诉你:千万别让你未来的孩子成为未婚妈妈的孩子呢? 娶我好吗?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 我今生是你的人, 来世做你的鬼呢, 跟我结婚吧?
澳大利亚的那个电视节目里真还有不少回答NO. 容易想象,
回答NO的同时给的理由一般都是:我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 可以理解,
但有一点可以从节目里也看得出的是, 跟中国人一样,
外国人得到的是否认的答案时也总是伤心的.
现实里多少人为情伤,
多少人为情死. 人们常说"问人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相许生死".
或许许多的悲剧就来自于一个否定的答案.
其实两人爱情婚姻里事谁能道得清, 谁能理得清呢?
但求婚时无论是成功过五关还是败走华容道, 都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善仁之举,
美丽故事. 可以这样说,
就算是失败也要比那些肮脏的出卖身体和灵魂的人们来说仁义万倍.
求吧, 问吧. 爱情和婚姻是来自不易的,
不成功也能成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