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0916关于《相声有新人》里出现的“公式相声”

(2018-09-19 00:16:49)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
今天晚上有闲看了一下《相声有新人》,注意到有个叫“公式相声”的交大博士夫妻——因为夫妻两人对评委郭德纲进行的非常具挑衅性的言语行为。引起吃惊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相声并不好笑。本人一直是有看相声的(或广泛的语言类幽默表演艺术)。从郭德纲、周立波到SNL、美国talk show到comedy central里的各种节目,对幽默社会学、心理学及表演艺术也十分关心。(不知道和本微博的关注者有多少交集。随便写点)

1、李弘烨对德云社谢金的批评基本同意。谢金的表演是非常陈旧的段子,包袱都是几十年前的套路。能够拿到令牌入围就是看在前辈的面子。谢金很明显是没有幽默的天赋的。这种人只能在德云社表演里作为中间暖场的角色存在着。很难有市场。

2、之前出现得“西安二哥”也非常具有挑衅性。但他们的相声有意思,有屌的本钱。公式相声我认为没有。

3、从内容上看,公式相声的主题基本是insider joke,即校园理工科学生的一些有点冷的笑话。insider joke就是适合比较狭隘的一个群体的幽默。它们本身具备幽默属性,但对超出特定群体的人群没有效果。他们的段子包袱适合1)理工科,人文社科的看了没有什么感觉。2)校园,触及社会面非常狭隘,显然是受创作者经历限制。

3、你的幽默非常依赖听众的知识结构或经历,而且是对非常非常具体、特定的知识或经验,这就是insider joke。这种幽默不可能有广泛的市场和受众。举一个例子,都是博士生,换一个社会学或政治学博士生编的段子,或者不同国家、社会语境的,他们可能完全听不懂也不会有兴趣。因此,理工科高材生、社科高材生、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从业人员,运用特定经历资源创造的基于insider joke的幽默,没有什么高低的。认为”不能认同公式幽默就是因为不了解科学、没文化这样的命题“(可能在潜意识层面存在)是完全错误的。

4、幽默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的幽默可以取悦特定的人群。当然肯定存在能够取悦更广泛人群的幽默。这样的幽默能给更多的人群带来欢乐。它们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可能也更大。

5、表演和演绎,我看了夫妻的表演及新语相声俱乐部的视频——只能用一无是处来形容。基本就是校园晚会的水平。缺乏基本的基本功,语言表达、节奏、结构、空间都还是比较原始的状态,完全是业余的。他们可能能够创造个别有意思的包袱(但大多属于in-joke),但完全无法通过表演来表达。如果不能理解不同的人因为技巧的差异,讲故事和讲笑话对受众的效果可能是不同的,这就对语言艺术完全没有任何理解了。到了这个年纪没有这个悟性,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无法从事语言表演艺术。我觉得夫妻二人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6、内容:除了是in-joke之外,看了一下视频,主要出现在校园里。然后就是这次的电视节目。内容非常的主流和大众。除去insider joke的元素之外,就是一些非常大众主旋律的老少咸宜的笑话。让人想到八十年代《幽默大师》的幽默栏或《读者文摘》《海外文摘》之类的笑话选。这种PG13或Family的校园幽默对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群(而且是主要的消费人群)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我有一个十岁的孩子,看这样的相声可能可以。对于处在非常复杂的生活和职业场景里的我看这种东西完全无感。

成年人的幽默需要一定的刺激,一定的触及禁忌,一定的重口味。这是幽默非常非常重要的元素。看看国外脱口秀,SNL,吐槽大会,看看他们的是什么内容。郭德纲的相声的可贵之处在于一方面结合了传统的基本功和小部分内容旨趣(太平词)之外,有许多极其与时俱进、接地气且带有反讽、批判性的元素(周立波也有,但呈现方式完全不同),有重口味,触及禁忌的地方,但刚刚好落在低级趣味和低俗至上,这将其与一般的相声极大的区别开来。所以郭德纲是对传统相声巨大的发展。这个人的天赋和社会敏感度我都十分佩服。

这对夫妻表演的公式相声就是以理工科学生关心的内容为主题的校园晚会相声。如果他们的演绎技巧提高一百倍,也就是春晚的主旋律水平。这不是今日群众热衷观看的剧场相声。

7、幽默和许多行当一样,需要99%的努力和1%的天赋,但1%可能是决定性的。夫妻两个人缺乏幽默表演的天赋。影评家和演员、乐评家和指挥/演奏家的差别是很大的。评论是比较容易的,可以通过知识积累实现。表演和演绎是很难的,需要天赋。两个人的水平也就是国外talk show节目素材/段子写手。

8、从他们表达的观点和实际演绎水平来看,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不深,比较表层。基本可以断定对相邻艺术的理解(话剧、电影、音乐、文学、各种古典到现代到当代的视觉艺术)理解也不会太深。

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