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 |
《古兰经》中,安拉承诺能上“永久乐园”的信者,会有处女、美女陪伴。这个观点我最早是从恐怖主义者自己言论中看到的,即非常流行的“天国处女论”——你为主而战,就能上天国,而主已说了,天国有处女等着你们。无论这个说法是不是对《古兰经》和传统教义的曲解,但它确实被作为一个激励机制、奖励机制被男性的穆斯林极端分子使用着。这是他们奋斗(jihad)的无数动机之中的一个。这个动机也不是隐瞒的,否则它就不会出现在恐怖主义的话语之中,也不会被拿来被严肃学者探讨。我下面举一些经文为例。我尽量只从女性观、男女平等观角度谈论这个问题,不涉及别的。以下的乐园就是宗教哲学里说的“天堂”,即对信徒的许诺,出现在绝大多数一神教中。
37: 40-48 惟真主的虔誠的眾僕,將享受一種可知的給養——各種水果,同時他們是受優待的;他們在恩澤的樂園中;有人以杯子在他們之間挨次傳遞,杯中滿盛醴泉,他們坐在床上,彼此相對;顏色潔白,飲者無不稱為美味;醴泉中無麻醉物,他們也不因它而酩酊;他們將有不視非禮的、美目的伴侶,(馬譯)
39:
48-53 這是一種教誨。敬畏的人們,必得享受優美的歸宿——永久的樂園,園門是為他們常開的;他們在園中,靠在床上;他們在園中叫人拿種種水果和飲料來。他們有不視非禮的、同年的伴侶。這是應許你們在清算日之後得享受的。(馬譯)
44: 51-57 敬畏者必定要住在安全的地方——住在樂園之中,住在泉源之濱,穿著綾羅綢緞,相向而坐。結局是這樣的:我將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他們在樂園中,將安全地索取各種水果。他們在樂園中,除初次的死亡外不再嘗死的滋味。真主將使他們得免於火獄的刑罰。那是由於你的主的恩典,那確是偉大的成功。(馬譯)
52: 17-20
敬畏的人們,必定在樂園和恩澤中,他們因主的賞賜而快樂,他們的主使他們得免於烈火的刑罰。你們因自己的行為而愉快地吃喝吧!他們靠在分列成行的床上,我將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馬譯)
55: 55-58 你两伙不信服养主的哪样恩典? 宫殿里有一般不妄视的女子;在他们以前无有人类与边呢和她们接触。你两伙不信服养主的哪样恩典? 她们好像是红玉与珊瑚 (王译)
56: 12-24
结论:信教者被许诺,在天国里有美女伺候,而且更是处女。“在他们以前无有人类与边呢和她们接触”。这一承诺明确被不少极端分子作为激励机制使用。如果信教者是凭这种心理,求来世的这种幸福,那么信道的动机谈不上是高尚的。我不评论宗教本身,只评论这些信道者;而作为宗教本身和传教者,提供这样的许诺也自然表明他们极力想通过各种许诺和诱惑来增加信徒。
正信应该是基于从道,对一个宗教的伦理价值体系的信仰服从,而不是为了满足这种世俗肉体诱惑。许多宗教,譬如佛教,则直接引导人们逐步摆脱世俗欲望的诱惑。
一、经文撰写时的潜在读者是男性的。否则不会明确的,一二再,再而三的承诺在天国乐园给予他们女性伴侣;女性作为奖励机制,自然是要面向男性,这一动机是明显的。这一解释也是唯一行得通的解释。
二、经文本身也从男性中心主义出发,因此才对女性美色给予特别的关注。一个性别中立的经文应该是对男女信徒双方各有明确承诺,而非只明确承诺男信徒处女。从这个角度看,这和《古兰经》前面反复强调的男女信徒同等受报是多少存在矛盾的。对男信徒有色上面的明确承诺,对女性没有。
三、据我所知,亚伯拉罕三教和其他一些主要宗教中,只有伊斯兰教明确无误的提出这种许诺,同时这些许诺在实践中直接引导一些信者。
四、这些都符合当时的阿拉伯社会思维;当时的信徒可能也主要为男性,这就把当时的男女不平等社会形态内嵌到经文教义之中,对后代来讲,这样的教义是完全过时的。到这里,我对这个宗教的性别主义讨论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