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思想与哲学 |
今天在出去吃饭的路上,想到了一个经典的道德问题。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通过选择救谁。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positive moral judgement),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attribute, quality etc),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more morally significant)。
有的人试图超越(circumvent)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你是一个医生。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
■ 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如科学家。(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
■ 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恶人就不救了。(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
■ 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 (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
■ 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 (偏私)
■ 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因此就回避了道德选择,但是实际上,拒绝道德选择,就是一个积极的行为(positive action)。它表示你要拒绝上述所有的价值和道德。
以上的选择,全部基于特定的假设,是建筑在特定的假设上的价值。譬如说,选择救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价值依据是功利主义:我们应当最大化幸福指数。
这种道德两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总是难以有统一的标准。
把条件放宽,我们还有:
■ 救和自己国籍、民族一样的人;
■ 救和自己宗教信仰一样的人;
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