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告诉你人生真相

标签:
慈生堂蜂蜜图片文化 |
分类: 慈善 |
《活法》——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
修炼灵魂,保护美德。瞬间激发自身潜在的伟大力量。从未做过赔钱的生意,稻盛和夫一手创办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让无数人在孤独中领悟人生价值。
今天 ,小慈带您一起学习第三篇章——《托尔斯泰的感叹》,一起揭露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无法自拔的本性,究竟是什么?
在稻盛和夫先生看来,除了感谢之心、反省之心以外,要净化并提升我们的人性,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抑制自身过度的欲望。“贪欲”之念最难对付,它牢牢地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不易拔除,而且它的毒性最强,它能腐蚀人的灵魂,把人引向歧途。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稻盛和夫先生借用了释迦讲过的一个形容人贪欲的故事,描绘人如何沉溺于欲望的情景:
故事是这样的:深秋时节某一天,在落叶和寒风中,有位旅人行色匆匆,赶路回家。走到某处突然低头一看,脚下一片白乎乎的东西,仔细一瞧,竟是人骨。此处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人骨呢?他不禁毛骨悚然,又不得其解。只顾往前奔走,抬头看时,迎面走来一只体格巨大的老虎,咆哮着向他逼近。旅人直惊得魂飞魄散:“啊!那么多人骨原来是老虎吃剩的残物。”他急忙调头逃命,然而慌不择路,一阵猛跑竟然跑上了悬崖峭壁,峭壁之下是怒涛汹涌的大海。前无去路,后有猛虎追逼,进退维谷之际,他爬上了崖边仅有的一棵松树,但那恶虎紧随其后,张开骇人的巨爪,也开始爬树。
“今天我命休矣”,正当他万念俱灰时,忽然看见树上垂下一根藤条,他顺着藤条往下滑去,那藤条却不着底,旅人被悬在半空之中。
上面是老虎伸着舌头、流着口水盯着他,正所谓“虎视眈眈”。再看下面,狂风大浪之中出现红、黑、蓝三条巨龙,正等着他掉下去时可一饱口福。
忽又听到上方有窸窣之声,定睛一看,黑白两只老鼠正在交替啃咬那藤条的根部。藤条一旦被鼠牙咬断,旅人只好落入张开巨口的恶龙腹中。命悬一线之际,旅人想到将老鼠赶跑。于是拼命摇晃那根藤条,摇摆之下,有湿漉漉、暖烘烘的液体落到他脸上,用嘴一舔,是甜美的蜂蜜。原来藤条根部有一蜂巢,一经摇动,蜂蜜就掉落下来。
舔着甘露般的蜂蜜,旅人居然陶醉起来,以致忘记了自己身处绝境——虎龙夹击,得以苟延残喘的藤条正被老鼠啃噬——还在一次又一次摇动救命的藤条,忘情地享用美味的蜂蜜。
这个故事描述了利令智昏的人类的实相。据说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得知这个故事后大为惊叹而且非常佩服。他说:“再没有任何故事能将人类的贪欲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的确,把人的本性、人的欲望之深,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的寓言可谓绝无仅有。
故事中,老虎代表死亡和疾病。
松树代表世上的地位、财产和名誉。
白、黑老鼠分别代表白昼与黑夜,也就是时间的流转。
蜜是满足人类欲望的种种快乐。
人即使饱受威胁,命在旦夕,还是会抓住任何一个保命的机会。 然而,能赖以维系一线生机的,却只有一根藤蔓而已。藤蔓会随着时间而磨损,而我们尽管一年又一年地越来越逼近想逃离的死亡,却又宁肯缩短寿命、危及生命也要去汲取“甘露”。如此一刻人仍执迷不悟,沉迷欲望啊!
龙,则是由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人内心种种丑陋想法与欲望的如实反映。红代表“瞋”,黑代表“贪”,蓝龙则是“痴”。此三者佛教称之为“三毒”,释迦牟尼说这些就是“摧毁人生”的三种毒素。
这就是释迦牟尼要告诉我们的,毫无虚矫的人类实相。
这个故事描述了赤裸裸的人性真相。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得知这个故事后大为惊叹而且非常佩服。他说:“再没有任何故事能将人类的贪欲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的确,把人的本性、人的欲望之深,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的寓言可谓绝无仅有。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
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认为,“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
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同时,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主要著作有《活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等。
慈生堂人读书分享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要努力认真的做好赋予你的责任,不只是在工作中,更是在学习中,生活中,各方面都努力认真,不断精进提高。
——慈生堂员工
很多的东西是不分好坏的,很多东西是多面性的,不能因为看到不好的一面就否定。欲望不能没有,没有了就没有人生的动力。但是欲望需要自我控制,自我平衡,不能无休止的索取,要把得到的分享出去,包括物质和思想。
——慈生堂员工
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其实不尽然。你得到后又能怎样?总归还是会生老病死,火灾当下,感恩在生命中遇到了每个人,随遇而安,学会控制自己的:贪、嗔、痴。
——慈生堂员工
生命,每天从“修心八法”(八次第冥想)开始:皈依、忏悔、发愿、念佛、感恩、祝福、随喜、回向。
——明月居士
免费领书啦!
如果上述《活法》文章令您小有感悟
不妨在文章底部留下只言片语
我们将随机抽取10位精彩评论的读者
赠送《活法》一本
让自己试着换个活法
也许人生从此不同
编辑:慈生堂文宣
摄影:黄心格、赵宇
最新动态信息,请关注“慈生堂蜂蜜”订阅号。
http://s11/mw690/001kDTxpzy6YHdKFQtYc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