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理财 |
分类: 热点关注 |
"监管层如果不抓住现在这一时间点位尽快推出股指期货,或许将错失一次低位推出的绝佳机会。"上海某券商高层判断,监管层不可能坐视这一良机不见,故而股指期货极有可能7月上市。
尽管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推出股指期货没有时间表,但同时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做各项准备工作。
记者从诸多期货公司的调查中获知,大家对股指期货上市预期加速的感觉也前所未有的在增强。一些大型期货公司甚至纷纷开始上演"军备竞赛",竞相上马第二条交易系统,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测。
本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股指期货极有可能在7月底上市。这一消息如果成为事实,业界判断近期必将掀起一股新的蓝筹股抢筹风潮。
期货公司上演"军备竞赛"
"不赶快上马第二套交易系统的话,我们很可能在股指期货首轮竞赛过程中就被淘汰出局。"江苏道通期货高层人士感叹,浙江南华、中国国际期货等第一梯队纷纷上马第二条交易系统的同时,各地方省一级的期货公司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备战压力。
一条系统动辄花费上千万元,但期货公司此刻显然已无法顾及更多。因为在这后面,一旦取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全面结算会员资格,将蕴涵着绝对丰厚的回报。
中信建投证券近期要求下属各营业部和期货公司之间检测相关系统是否已经对接到位。"我们的目标是股指期货一经上线,公司马上能抢到大单交易。"这位人士说,而经历"5·30"行情后,大家普遍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在即,因此谁也不敢怠慢了准备工作。
"不管是期货公司,还是券商和基金或者银保资金,在股指期货没有正式推出之前,大家谁也不敢说自己就准备好了。"国泰君安金融衍生品部门负责人彭艳表示。
"上面尽管没有发文件明确说,但业内还是预期,未来的中金所全面结算会员和结算会员的抗风险能力一定要特别强。而从这个角度看,上马第二条交易系统是对提升自身能力最佳的证明。"道通期货北京营业部负责人李鹏云表示,这样的"军备竞赛"上演得越激烈,说明大家对股指期货的预期也就越强烈。
7月或是9月上市
如果时间宽裕,期货公司显然不会挤破头去搞"军备竞赛"。如前述期货公司人士所言,期货公司对股指期货上市提速的感觉也愈发强烈。
"两个月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和中金所几乎很少直接到期货公司来督促备战情况,但近期以来,除了来人之外,我们的技术部几乎每天都要和中金所技术部人员进行联系,并随时汇报进展情况。"一家地处上海、被券商兼并不久的期货公司高层分析,交易所和协会直接过问准备情况可以看做两种原因:一是中金所万事俱备,开始督阵期货公司情况;二是监管层要求提速,有关部门不得已而为之。而他预期两种可能都有。
不过,在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委员会一位教授级专家看来,股指期货上半年已不可能推出。"我们调整好的沪深300( 4099.381,23.56,0.58%)指数成份股到7月2日才能正式到位。"
"我们从一些政府部门官员处也进行了求证,大家比较认可在7月份推出股指期货。"前述券商人士说。
"5·30"暴跌行情的余波至今没有消弭。而正是数次的突然大跌加强了监管层引入做空机制、通过股指期货实现市场自身调节的决心和信心。
最坏的一种市场预期是,如果7月不能成功上市,则在10月之前一定推出。不过,市场普遍判断,十七大召开之前证券市场需要相对稳定,而临近推出显然不合时宜,故而会在9月亮相。而从中金所角度看,9月8日适逢该所成立一周年。
"相信大盘短期还会出现反复,但股指期货一旦确定7月上市,则表示反复行情行将结束,市场将迎来一拨抢筹蓝筹股的单边行情。"一些私募机构纷纷表示如果消息得以确认,他们将坚决做多。
本周,随着市场的再度走好,题材股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尤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认沽权证被市场爆炒,但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特别是新股民朋友,应远离题材股,远离消息股票,持有蓝筹股和有实质性资产注入的股票,将是避免大市震荡和稳定获利的重要操作策略。
蓝筹股市场的中坚力量
煤炭、有色、汽车、银行、地产等蓝筹板块,在本周轮番上涨,带领沪指重新站在了4000点之上。很明显,蓝筹股依然是市场的中坚力量。
投资蓝筹股才是正道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重组股,有人喜欢蓝筹股,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蓝筹股无疑是当前市场中的首选。
本周,大盘重新回到了4000点之上,距离暴跌前夕的最高点只有200点左右的距离。而本周后半周,消息面上传闻颇多,一旦利空传闻被证实,那么,市场很可能再度考验前期的低点,很多个股也可能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
但从蓝筹股的表现看,在上一轮调整中,并未出现恐慌性杀跌,相反,很多蓝筹股还逆市创出了新高,蓝筹股的稳定作用得到了市场的认同,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加盟蓝筹股。
蓝筹股中报业绩看好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披露就将拉开大幕。
从今年一季报的业绩来看,蓝筹股群体保持了较高的业绩增长速度,有色金属、食品饮料、银行、钢铁等蓝筹股最为密集的行业,业绩都有着超出预期的增长。
比如以前最不被看好的钢铁板块,业绩的增长却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宝钢股份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50%以上,武钢股份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450%以上。按照这个增长的惯性,宝钢、武钢等钢铁蓝筹,今年中期的业绩必将维持较高的增速。
而像贵州茅台这类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也必然会分享消费升级的盛宴。
三类蓝筹股机会大
分析人士指出,应重点关注三类蓝筹股的机会:有色金属股、房地产股、金融股。
■有色金属股
本周,有色金属股大幅上涨,贵研铂业、吉恩镍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中金黄金等纷纷创出新高。而中国铝业在本周停牌,进一步刺激了有色金属股的神经,特别是铝业板块,在本周上半周大放异彩。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铝业回归A股,A股市场终于有了自己的有色金属龙头,未来将演绎新一轮的有色金属股神话。
重点公司:锡业股份、南山铝业、中孚实业等。
■房地产股
本周,人民币继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63:1大关,至本周五,已经达到了7.6238:1。
汇率的上升,是房地产股行情的催化剂,房地产股在本周也是表现不俗,天鸿宝业、鑫茂科技、世茂股份等连续拉出涨停板。
重点公司:天鸿宝业、万科、金地集团等。
■金融股
本周,金融股依然是市场一大亮点,银行股、券商概念股轮番上涨。
银行股方面,浦发银行成为新的龙头,周五该股创出新高,民生、招商、兴业等银行股也表现不俗。
券商股方面,在海通证券借壳上市被批准后,券商股的炒作再度迎来小高潮;不过,中信证券、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龙头券商概念股却表现平平。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股作为市场最大的权重板块,肯定会得到资金的持续关注,而该板块业绩的爆发性增长,有助于该板块的定价水平不断上升,因此,该板块是值得长期关注的。
重点公司:浦发银行、安信信托、招商银行等。
中小板大牛股的摇篮
昨日,新海股份、东南网架、新和成等8只中小板股票同时涨停,让市场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小板这片滋养牛股的沃土。
滋养牛股的沃土
中小板的开板,就是给高成长性股票提供一个舞台。开板三年以来,中小板给市场带来了多只牛股,如苏宁电器、思源电气、双鹭药业、伟星股份等,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业绩的高速增长,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获利机会,比如苏宁电器,上市三年来股价上涨了30倍!
今年以来,中小板继续高歌猛进,并再度诞生了大量的牛股,比如鑫富药业,今年的涨幅已经超过了600%,而中小板指数在今年的涨幅已经翻倍。
高增长的公司多
股价的暴涨,与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是分不开的。
根据聚源数据研究所的统计,对2003年至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均为正数的99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别计算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小板中有多只股票具有很高的成长性。
沃尔核材、天马股份、威海广泰、罗平锌电、荣信股份、山河智能、雪莱特、航天电器、苏宁电器,入选了聚源数据发布的70家高增长金牛公司,这些公司最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6.24%、49.62%、52.39%、70.18%、56.93%、54.93%、54.19%、44.57%、60.4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2.13%、89.69%、55.13%、69.76%、83.92%、51.54%、89.76%、66.61%、93.84%。
这一类公司的共同特点是:收入、净利润增长都很快,收入和净利润保持同步增长,属于上市公司群体里的成长股。
机构纷纷看好
近期,机构多次出现在中小板的公开信息中。
如刚上市的新股实益达,连续大涨,机构专用席位连续三个交易日现身,显示机构对该股十分看好。即使是股价已经达到70元的思源电气,昨日也有两家机构在净买入。
统计数据显示,中小板不少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纷纷被机构投资者占据。
分析人士指出,中小板未来还将诞生很多暴涨10倍的大牛股,从中小板中选择成长性好的优质公司,将取得很高的收益。
重点公司:苏宁电器、新和成、实益达等。
吸取暴跌教训远离投机炒作
本周,认沽权证是最疯狂的品种,招行认沽、五粮认沽、中集认沽等纷纷暴涨,即使是行将到期的钾肥认沽权证,也被连续爆炒,周五该权证盘中的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81.1%,最后仍报收在5.4元。
权证的疯狂,折射出游资等热钱的炒作思路,就是疯狂投机。
投机炒作再次升温
随着大盘重上4000点,热钱再度出击,对题材股展开疯狂炒作。本周,整个低价股群体纷纷展开大幅反弹,不少低价股甚至创出了新高,让前期割肉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题材股的死灰复燃,重新吸引了很多中小投资者的关注,全然忘记了低价股前期连续跌停带给他们的伤痛,并重新重仓介入。
其中一些股民经不住权证疯狂炒作的诱惑,介入了风险非常高的认沽权证,希望获取暴利。即使是即将于下周五迎来最后交易日的钾肥认沽权证,也敢于满仓买入。
分析人士认为,对已是废纸一张的认沽权证和题材股的炒作,盲目参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题材股要仔细辨别
对于题材股的炒作要认真辨别,如果纯粹是概念炒作,那么应该退出,如果有实质性的重组题材等,则可以积极关注并参与。
如本周,成渝板块表现非常出色,但这是在成渝两地建试验区的重大利好背景下展开的一轮行情,从长期来看,成渝板块很有可能像滨海板块一样,诞生大量的牛股。
另一方面,部分在股改时承诺将注入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也值得关注,比如强生控股、东方集团等,在本周出现了大幅反弹行情,原因在于集团公司承诺将注入优质资产。
而大量ST股,本周大幅下跌,由于ST股中很多都是垃圾公司,因此,即使后市该板块展开大幅反弹,投资者也应该远离。
钾肥认沽即将暴跌
下周五,钾肥认沽权证将迎来最后交易日,随后将停牌进入行权期,然后摘牌。
本周五,钾肥认沽权证的价格高达5.4元,而该权证的行权价为15.1元,正股盐湖钾肥的股价为48.48元,很明显,钾肥认沽权证没有任何价值,到期时将成为废纸一张。
最迟到下周五,钾肥认沽权证可能暴跌,甚至可能跌至0.001元,风险非常高,而一旦钾肥认沽权证泡沫破裂,其他认沽权证也可能受到影响,展开一波暴跌。因此,理性的投资者最好远离认沽权证。
自5月30日市场下跌之后,市场的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加强,因此,在之后的反弹过程中蓝筹品种开始得到市场资金的热烈追捧,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有色金属板块,其次是煤炭行业以及电力板块等。笔者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这些板块走强的背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某一相似的技术特征。
其一、以2月27日大幅下跌为数据统计的基准日,用这些板块的整体走势叠加沪深两市全部个股的整体走势发现,这些板块在前期股指冲击4300点的时候,基本全部明显落后于同期市场平均的涨幅。例如有色金属板块,2月27日至5月29日的平均涨幅近56%,而沪深平均整体涨幅近71%;再例如金融板块同期涨幅57%,也落后于同期沪深整体涨幅。笔者认为,牛市的"补涨"特征将极为明显,在市场做多力量充沛的时候,落后于市场平均涨幅的板块或是个股,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吸引市场资金的进入。
其二、当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部分低市盈率、投资价值明显的个股开始得到市场的青睐。我们运用相对估值法,将沪深所有板块的市盈率进行排序,发现前期的有色金属板块市盈率只有20多倍,在笔者整理的76个行业板块中名列前茅,相对于那些动辄上百倍的板块或是个股而言,其相对安全边际足以吸引资金进入,再例如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相对稳定的赢利预期、政策支持以及相对较低的市盈率,也是使得其价格具备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因此在本轮反弹过程中,这些板块才能一跃而起。
如果上述两点的推断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那么我们按图索骥,继续寻找下一阶段值得关注的板块就有了可行性。依旧对笔者统计的76个行业板块进行相对涨幅排序发现,6月5日迄今的反弹过程中,有47个板块涨幅超过了沪深平均涨幅,而在余下的28个行业板块中,我们再运用最基本的市盈率排名方法,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比较对象,发现如下板块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其中有造纸行业、钢铁行业、公路路桥等。
再分析这些行业板块的基本面情况,我们发现钢铁板块最值得关注,而其中的鞍钢股份、唐钢股份等个股不仅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相对同期沪深全部个股的平均涨幅而言,更是明显落后,而公路路桥行业中的中原高速、赣粤高速等同样值得关注。
投资要点
全社会用电再创新高。1~4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15.5%,增速再创05年来新高,重工业仍是拉动需求的主力,第三产业、居民以及电力企业自用电增速环比提高是造成4月当月用电增长的主因。
总体来水情况不理想,煤价小幅上涨,"煤电联动"缓行。5月全国主要江河来水量除黄河上游、辽河偏多外,其他江河来水量均显著偏少;由于上年新投机组较多、当前电力需求旺盛以及山西矿难等支撑国内外动力煤均出现1~5%的涨幅;受制于CPI处于高位压力,"煤电联动"缓行。
国网920拍卖尘埃落定,647内定五大集团。上市公司股权基本如期被大股东获得,成交价格总体溢价仅56%,较为优惠;质量更为优良的647资产则内定五大集团内划分;以上标志着"厂网分开"基本完成,今后电力改革的重点将进入输配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攻坚阶段。
市场回顾:投机之后蓝筹价值凸显。年初以来涨幅最大的多为低价、小盘以及具有参股金融概念的中小公司,也有个别整体上市传言的大型公司,同时在此次调整中该类股跌幅也最大。未来以上投机类股票再度上涨动力已显不足,而蓝筹电力股的吸引力则已凸显。
行业"中性",看多大盘蓝筹。鉴于重点公司06~08年20%的EPS复合增长率,考虑未来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所带来的15~20%的业绩增长,我们认为行业07年的动态P/E在25~35倍之间较为合理。行业"中性",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华能国际、长江电力等估值较低且不乏故事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深能源、金山股份等整体上市在即和可持续增长的公司。
全社会用电再创新高
需求:1~4月全社会用电量为9,767亿kWh,同比增15.5%,增速再次创出05年以来新高。分产业与06年全年相比,第二产业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基本持平,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增速则分别降低7.6%和4.0%。
分产业累计:06年以来,全社会用电增速逐季提高。其中,重工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且其占比由05年的58.2%提高至目前的61.8%,重工业化的趋势短期难以转变。值得指出的是,06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造成今年1~4月用电增速较高的原因之一,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预计07年全社会用电增速"前高后低"的可能性较大。
细分行业来看,采矿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以及电力生产供应行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均在6个百分点以上,是造成1~4月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这也与这些行业产能以及效益维持高位运行有关。第三产业、城乡居民以及电力自用电环比增速提高则是造成1~4月用电增速环比提高的主要动力。
供给:1~4月全国发电量为9,507亿kWh,同比增15.6%(单月增速15.4%),其中火电17.6%,水电4.2%,核电则下降4.9%。分区域电网看,东北、华中、华东变动不大,而南方、西北、华北电网增速则明显上升。
此外,1~4月全国新增装机(正式投产)21,032MW(当月投产7,904MW);其中火电19,727MW,水电837MW,基本和我们之前预计全年新投产95,000MW或净投产82,000MW(扣除淘汰的13,000MW小火电)的应有实际进度相当。
随着此后广西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机组的逐步投产,水电占比有望相对提高。
1~4月全国水火电利用小时累计为1,619小时,同比降低49小时,降幅2.9%(参考火电及水电利用小时,我们判断此降幅可能有误);其中火电为1,746小时,同比降103小时,降幅为5.6%,基本符合我们的全年预期(总体5.6%,火电6.7%);水电出力则不足,同比下降74小时,降幅为8.4%。分区域,华北、东北电网火电利用率仍在上升,其中华北主要受益于奥运建设以及滨海新区开发提速;华东、华中、南方则降幅相对较大,与新机组集中投产有关。
水电:总体来水情况并不理想
与多年同期来水量相比,5月份当月,全国主要江河来水量除黄河上游、辽河偏多外,其他江河来水量均显著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偏少3成,中游偏少近4成,下游偏少4成,鄱阳湖水系赣江偏少近7成,洞庭湖水系湘江偏少5成,其中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和鄱阳湖水系赣江干流外州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均为历年最小流量;黄河上游偏多近2成,中游龙门偏少近4成,中游潼关偏少6成,下游偏少近4成;淮河上游偏少近7成,中游偏少7成;松花江偏少2成;辽河偏多3成;珠江流域西江偏少4成;海河流域拒马河仍断流。
5月份,国家电网内重点水电厂总体来水比多年少40%,其中,公司所属水电厂来水偏少约30%。公司所属常规水电厂(不含抽水蓄能电厂)发电量30.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4%;月末可调水量总计232.1亿立方米,同比多3.8亿立方米,总蓄能量约43.5亿千瓦时,同比多约1.9亿千瓦时。
1~5月三峡平均入库流量处于偏枯情况,在水位提高至156米的情况下,发电量仅同比增长0.4%。
火电:煤价淡季不淡,小幅上涨,煤电联动缓行
由于06年新投机组较多、水电出力不足、电力需求旺盛以及山西矿难等综合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外动力煤均出现小幅上涨态势。BJ动力煤价由5月初的54美元/吨升至目前的57美元/吨(涨幅约5%);秦皇岛大同优混煤的车板价则较5月上升约5元/吨至460元/吨(涨幅约1%),山西优混煤则上升约5元/吨至425元/吨(涨幅约1%)。从库存看,4月末,全社会库存达1.51亿吨,环比上升约350 万吨,比年初增长1,350 万吨,增长9.8%。
1~4月,全国动力煤出口量为1,303万吨,同比下降31%;进口量为6,138万吨,同比增长69%。印证了去年我们的判断,国内煤炭出口的减少,以及进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正是造成近期国内外煤价走势小幅分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单纯就价格而言,发电企业的综合煤价已达到再次煤电联动条件,但在电力供求趋于平衡以及全行业总体效益良好的前提下,我们认为短期内决策层将更为看重CPI居于高位的影响,"煤电联动"近期推出的可能性较小。
国网920拍卖尘埃落定,647内定五大集团
5月底,电监会公布国网920资产拍卖结果,其38家标的资产均已有目标受让方,共涉及受让方31家。其中,央企10家,地方18家,外资2家,民营1家。地方企业购得权益装机4,000MW,占全部10,867MW的37%。38家资产的出售总价约为187亿元,较账面净资产119.7亿元溢价约56%。其中31家非上市企业股权售价较净资产值溢价65%。
上市公司股权和资产基本被大股东获得,符合此前预期。除尚未公布结果的京能热电外,其余上市公司的股权基本由大股东获得(上海电力部分股权由长电获得,申能股份少数股权由粤电力获得,深圳能源集团获得建投能源下属西柏坡电厂40%股权),从而使得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至绝对控股,符合此前预期。
价格较为优惠。此次拍卖净资产总体溢价仅56%,上市公司股权溢价多低于50%,从价格来看较为优惠,其原因与管理层的协调不无关系。
647资产将在五大集团内划分。与920资产不同的是,647资产质量要优良很多,且全资和控股电厂较多,股权转让还会涉及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变更。电改小组副主任王强表示"为了保障上述企业安全稳定地生产,妥善解决人员安置,647项目不再面对所有的投资者,受让方将主要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主体,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且实际上会部分遵循对原有分配中比较弱势的发电集团进行补偿的原则"。
电力体制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国网资产处置接近尾声,电网端的输配分开和发电端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将成为管理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预计电力体制改革也将进入攻坚阶段。
二级市场回顾:低价、概念股轮番上演
年初至今电力板块整体大幅度跑赢大盘,我们将涨幅前十名公司与覆盖的重点公司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如下:
低价股大涨,价值投资暂时没搁置:涨幅前十名公司年初股价中值仅3.22元,仅相当于重点公司的52.8%。
小流通盘股受到追捧:涨幅前十名公司流通股本中值仅2.4亿股,也仅相当于重点公司的52.8%。
概念股行情火爆,投机气氛浓厚:历数涨幅前十名电力公司,其多涉及参股券商、金融、整体上市以及外资并购等概念。
潮水退去尽显"裸泳"本色:从5月30日起大盘回调过程来看,上述前十大涨幅公司的跌幅远大于我们重点覆盖的上市公司及大盘,充分暴露了其"裸泳"本色。
蓝筹公司吸引力凸显:除长江电力以外的主流公司整体也跑赢大盘,我们认为从风险收益的配比来看前期涨幅较大的小股票再度上涨动力已显不足,而长江电力、华能国际等蓝筹的吸引力则已凸显。
行业"中性",看多大盘蓝筹
行业基本面而言,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活跃背景下,全社会用电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我们将全年需求增速预测由12.8%提高至13.2%。行业利用小时将于今年接近此轮周期的低点,此后几年则在此均衡值附近波动;在CPI处于高位的前提下,短期内"煤电联动"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具有高盈利能力的新增产能对行业业绩形成有力支撑,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将在行业内长期上演。
就行业估值而言,鉴于重点公司06~08年20%的EPS复合增长率,考虑未来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所带来的15~20%的业绩增长(按照国电电力及国投电力目前推出的融资方案类比),我们认为行业07年的动态P/E在25~35倍之间较为合理。
综合基本面以及估值两方面的因素,维持行业"中性"投资评级,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前期涨幅不大的华能国际、长江电力等估值较低且不乏故事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深能源、金山股份等整体上市在即和可以持续增长的公司。(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