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小小说】报君意(《意林少年版》2024年第9期)
(2024-06-06 17:19:17)
标签:
文学/小小说 |
分类: 唐诗小小说 |
报君意
张爱国
午后,叛军突然从地下冒出,黑压压由南向北,不喊不叫,直扑易州城。易州城瞬间黑云压顶,越压越低,古老的城墙似在“咔咔”碎裂,鳞片一般层层剥落,直至轰然坍塌。
城上,守军各就各位,一个个铁甲在身,铁盔在顶,铁盾、铁矛、铁剑、铁枪和铁箭硬弩紧握手中,神情自若,目光坚毅。
“出城!杀敌!”颜将军紧盯列阵待攻的叛军,声如闷雷。
“不可!”李贺细小干瘦,如一只猿,跳到颜将军跟前,一把抓住他手里的长剑,“敌众我寡,不可正面遭遇!”
“敌邪我正!趁此云黑天昏,杀他个锐气,扬我个大唐威风!”
“此并非叛军主力,此行也并为攻城,只为探看我军虚实。颜将军不可中计!”李贺瘦长的臂膀猛地高擎起手里的玉龙剑,“咔!”不是惊雷胜似惊雷,直刺得顶上黑云炸开一道缝隙。一道强光如金龙探海,迎头撞上玉龙剑,剑光火花炸裂迸射。顿时,一具具铁甲,一双双眼睛,同时明亮,同时光彩。易州城上,只听得金光游走的滋滋声。
呼啦啦,毫无征兆,城下叛军竟掉头而去。
云散天开,城上城下,秋阳如金,含情脉脉。
“长吉一剑退敌,真乃神人也!”颜将军哈哈大笑,一掌拍到李贺肩上。李贺打了个大大的趔趄,站稳:“颜将军不得说笑!如今,人为矛,我为盾。盾虽强,也终有为矛所破之时!坐守孤城,不啻于坐以待毙!”李贺一字通眉,根根眉毛刚劲竖立。
“兄弟们,长吉若从军,我等得统统回家,大唐兵士得统统回家!”颜将军又一声大笑。满城兵士大笑,声浪冲天。
易州的夜就像午后的黑云,没有准头,说来就来,瞬息将天地扔进墨斗里。简单的晚饭后,全军集合,颜将军走到李贺面前:“长吉,贼人在西南五里外,易水南畔驻扎,以待夜间袭我。本将听你的,化守为攻,这就和兄弟们去会他一会!”
“我也去!”李贺抽出玉龙剑,高擎头顶。
“长吉莫急!”颜将军转身命令道,“张林、王成,此刻起,你二人不离长吉半步,务必使他不损一毫!”
“得令!”张林、王成出列,领着李贺由西门出城。城西,汤副将率领一队人马潜伏在树林里。
时辰到,汤副将命令全军衔枚步行,偃旗息鼓,不打火把,向南进军。时逢深秋,山野里万籁俱寂,唯有呜咽的号角和沉闷的鼓声偶尔逆北风从山口传来。李贺知道,易水南岸,颜将军与叛军已交上手。
“渡过易水,敌后包抄。”汤副将小声命令。
秋风夜凉,冷霜气寒。到达易水,将士们齐刷刷脱去鞋袜、长裤,悄然踏进水中,半点寒颤也没有。李贺也无半点寒颤,心中刚默念“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急忙将后半句吐掉——他希望将士们马上就能得胜,踏回易水,返回易州城。
上岸,将士们火速穿戴整齐。李贺发现,颜将军与叛军的战斗在不断地转移阵地,这里就刚刚经历过厮杀。半空,冷月圆硕,如银的光静静地徜徉在沙土地上。白霜满地,大块大块的血迹,好似紫红的胭脂,蒸腾着紫色的夜气。
循着隐约的厮杀声,大军悄然潜入敌后。
“杀!”汤副将令出,一马当先杀入敌人身后。兵士们如狼似虎,呼啸着杀入敌阵。
战鼓擂起,却震而不响。鼓手跳起脚,狠命地擂,还是震而不响。夜太寒,霜太重,牛皮的鼓即便震碎也响不起,即便响起也响不过震天的喊杀声。鼓手不停歇,继续拼命地擂。
李贺愣怔片刻,突然抽出玉龙剑,擎起,就要冲入战场。“不可!颜将军只让你一旁观看。”张林、王成死死摁住他,“你一个书生,上去就是送死!”
“我堂堂大唐男儿,若能战死沙场,实乃三生有幸!”李贺咆哮,挣扎。张林、王成没办法,干脆将他捆起来,扛到肩上,跑向易州城。
“放下我,让我杀敌!我要杀敌……”李贺不停挣扎,无奈二人毫不理睬。
到了易州城,李贺被放下,好一会儿才平静心情:“二位,大唐已非昔日大唐,大唐兵士却依旧昔日威武。为何啊?因为他们祖祖辈辈沐浴在大唐的荣光中,骨髓里早已浸润了大唐的荣光,他们只盼大唐焕发。”
“长吉兄弟,颜将军、我们,都知道你心里苦。可是,我们谁又不苦啊?”张林拿来纸,铺开,又将笔蘸饱墨,“兄弟,写下来吧。”
李贺接过笔,笔走龙蛇: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皇上,你有无知道,为大唐荣光,大唐兵士正在拼尽他们的血和命啊。”
【载于《意林少年版》2024年第9期,“意林唐诗小小说”专栏,封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