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小小说】落花逢(《安庆日报》2023年3月3日)
(2023-03-07 16:31:04)
标签:
文学/小小说 |
分类: 唐诗小小说 |
落花逢
张爱国
春满京城,花傲长安。朱雀大街上,酒家的大红灯笼已高高挑起,各种小地摊一字摆开。说书的,玩把戏的,斗鸡赛犬的,拉胡琴卖唱的,场子也围将起来。说笑声、招呼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打情骂俏声,间杂着半生半熟的波斯、西域和草原腔,喧闹着长安城的天。
杜甫峨冠博带,昂首白马之上,一手绾缰,一手策鞭,意气风发。马蹄如鼓点,踏碎满街夕阳。
岐王府朱漆大门洞开,府内灯火映天。杜甫跳下马,王府的家仆跑上来牵马:“杜公子快点,马上开始啦。”杜甫来不及应一句,“噔噔噔”跑进府。
偌大的岐王府高朋满座。岐王见杜甫进来,急忙招手道:“来来来,这边坐。”杜甫快步走到岐王对面,省去礼数,坐下。
宴会开始,酒菜自是一流,全体宾客却无意于宴席,不停地四下张望,面色焦急。杜甫终于忍不住,轻声道:“王爷,开始吧。”
“开始何事?”岐王很吃惊,又似大悟,“酒宴已经开始,莫非你酒醉昏聩?”
杜甫一笑:“王爷打趣,您心里明白,开始吧。”
“开始吧王爷。”众宾纷纷嚷道。
“何事开始?本王今日宴请各位,除去喝酒,概无其他。来,喝酒!”
又几杯酒后,杜甫和众宾又嚷道:“王爷,不必藏掖,开始吧。”
“皇上驾到!”府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高唱声。众宾急忙起座,拂衣弹袖,跪地迎驾。李隆基大步走进,身后是雍容华美的杨贵妃。
“岐王,今夜,你等仅是喝酒?并无其他?”李隆基盯着岐王,笑道,“好啊岐王,包袱掖得紧啊。”
“陛下英明!好,开始!”岐王向后厅一击掌。众人大喜,屏息而坐。王府里一片寂静。
筚篥声起,是《渭川曲》。清扬婉转,似由后厅传来。李隆基倾身看向后厅,没有。流泉遇冰,仿佛声发于地下。杨贵妃急忙低头看脚下,也没有。珠玉迸溅,莺语绕梁,李隆基和杨贵妃同时抬头看梁柱,还是没有。突然,乐声高亢激越。杜甫大惊,李龟年竟然就站在皇上和贵妃跟前。
杜甫记不清是第几回见到李龟年。岁月虽然让他的鬓角沾染丝丝白霜,但没有给他瘦峭俊朗的脸庞留下丝毫纹痕。腰杆笔挺,使他高大的身材如临风玉树,独立轩昂,俊美英朗。双目微闭,腮帮鼓动,指尖在管上轻拢慢捻,乐音缓缓流淌。
满座神情紧锁,笑脸凝固,双目圆睁,如蜡塑,似冰雕。
曲罢,收管。李龟年嘴巴轻启,歌声响起……
“赏!重赏!”歌声骤歇,杨贵妃抚掌叫道。李隆基轻轻揽过她的肩头,也不笑:“环儿喧宾夺主咯,今日是人家岐王做东。”
“陛下金口玉言,我赏,赏!”岐王一挥手,王府的人抬上几只大箱子,放到李龟年面前。李龟年不看也不谢,跪下给皇上和贵妃磕头。
“诸位,明日宫中,还是李先生,还是《渭川曲》,在座一个不得少哦。”杨贵妃说罢,牵上李隆基,起身欲走。
“陛下为臣做主啊!”一个人从座中跳起,满脸通红,十分生气,“数日之前,我与李先生约定,今日在我府上,由我做东,然岐王爷硬是抢来。明日,万不可再让贵妃娘娘抢去!”
众人一看是殿中监崔涤,不由哄然大笑……
——是四十多年前的事。
又是春天。江南潭州,杜甫弃船上岸。郊外,田地荒芜,上一年的枯草还凌乱挺立,新草却长出老高。落英缤纷,空气里满是花香和泥土的清芬。正是春耕时节,却不见一个耕者,连一个行人也没有。没有人的世界是死的,死的世界里任何美景都毫无意义。风从远处来,虽有热性,杜甫还是不由地裹紧身上破败的冬衣。
潭州城还有一口气。几家铺子开着门,没有顾客,掌柜的斜倚在门口,闭着眼,晒太阳。灰扑扑的青石街面,野草旁若无人地从石缝间长出。有几个人在移动,破衣烂衫,头重脚轻。
——安史叛乱虽被平定,大唐却丢下大半条命。
杜甫踯躅街头,他想找一处有炊烟的房子,想歇歇脚,想喝口热水,想吃口饭。
筚篥声起。杜甫一激灵。
是《渭川曲》。
杜甫浑身颤抖,跌跌撞撞地跑去。
是他!是李龟年!站在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下,身边围着几个人。
又不是李龟年。李龟年白净,俊朗,挺拔,轩昂。这个人却面容黑瘦,须发凌乱,腰背如弓,双手捏管——筚篥,是那支筚篥。
杜甫失声痛哭。
筚篥声歇。树上的花儿受惊动,纷纷扬扬,落在李龟年枯瘦的身上。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又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吟罢,紧握李龟年的手:“唱这首吧,用《渭川曲》的调,我给你收钱。”
【载于《安庆日报》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