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别离,听苍凉

(2009-08-21 17:10:31)
标签:

心情记忆

随笔

情感

分类: 醉里挑灯看剑(随笔)

伤别离,听苍凉

知道埙,是贾平凹先生的小说《废都》。他说,黄昏,故都西安,古城墙上,幽幽埙声,呜呜咽咽,一种沉缓的幽幽之音便如水一样漫开来。读《废都》,凄清悲凉的埙声,在书中,从头至尾,直到曲终人散。

并不知道埙的样子,只知道它由陶土烧成,有几千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也没听过埙声,只知道埙曲,其音凄切,其调悲凉,听之令人泪落。

见了,却是如此的普通,平凡,甚至丑陋。泥做的胎,指戳一样的六洞,污浊的颜色,原始的形貌,让人追忆起祖先茹毛饮血的年代。

遇埙,是凤凰的一家乐器店里。

那天下午,有雨,我们在沱江边闲逛。小巷深处,传来阵阵古韵,循声寻去,是一女子正用箫招揽生意。朋友是爱极音乐的人,立刻被这凄婉的声音勾去了魂。

小小的乐器店里,芦笙、葫芦丝、笛、埙、唢呐、箫、扬琴、琵琶、三弦,全是民间乐器。唯有埙,是第一次识得。

它们躺在暗红丝绒布上,平底六孔,陶土烧成,看上去拙重木讷,黑黢黢的,样子像窝头,上有象形图案,古朴、浑厚。

然而,听了,却是心惊,心凉,心痛。

未及等我反应过来,顷刻间,便听得簌簌风过,一声筝鸣,几下梆响,接下来,便是乐音,怪的乐音。似笛,比笛沉厚;似箫,比箫明亮;土声地气,却不粘滞,不粗戾。

这是怎样的音乐啊,是游子的杜鹃啼血,是浪迹天涯者的呼啸,是孤舟离人的饮泣,是悠悠的愁思,是深深的怀念,是从心底发出的那种深长的呜咽。似诉、似怨,似叹,似惋,是灵魂的飘飞,飞过时间,飞过空间,旷野,秋草,沙漠,古城,楼兰,城墙。斑驳锈蚀的盾牌,折断的枪矛,历历在目。

埙声悠悠,我的心,跟着后面,望断天涯,一缕幽魂,随着呜咽之声荡漾。

忍不住拿在手中抚摸,手底下,是远古的风,猎猎而来。旷野里,是刀耕火种的梦想与爱情。是两颗灵魂,偶遇的一刹。原来,这个,才是自己要寻的。

眼里,便孕了泪……

从凤凰回来,一个人的时候,再好的夜,有时也会变得苍凉。这时,就会去听埙。

《苏武牧羊》、《楚歌》、《悲风》,埙声呜呜咽咽,在秦地的风里飘着,五千年的家国,三千里的山河,幽深,厚重,绵绵不绝。调子少欢愉,多悲切。即使欢愉,也是缥缈的,像镜花水月,转眼间,四面楚歌。大火烧了赤壁山,项羽被逼到乌江岸。静好的心,刹时,变得千疮百孔,再好的药,也回天无力了。

听着,听着,潸然泪下。然后,坐在暗夜里,神伤。

一天晚上,散步,跟帆影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一抬头,已走至汴河街古城墙边,抚着墙砖,仿佛抚摸着苍老的岁月。不知何处,又传来了埙声,若有若无的,细听,是《风竹》。风来竹面,吹动亘古的思念;雁过长空,带走今人的惆怅。天地悠悠,溢着豪情满怀,难却柔情万种,尽散在风声、竹影、月色里……

那声音里,有凄凉、孤独、忧伤,凄苦,无奈,有寻觅不到依托和归宿,有不知何去何从的惆怅与惘然,有深深的思念。

帆影却说,这样的声音,犹如鬼魅。

她却不知,没有静的心,又怎么能听静的音?就想,不是历尽沧桑,心怀悲悯的人,又怎能驾驭得了它?

大地在夕阳中醒来,人在埙声中老去。也许,是我老了。有人说,情催人老,我想,埙亦同样。

灵魂,这时顺着月光的藤蔓,向更渺茫的夜空爬行。那夜空里有什么?茫茫复茫茫,是流不尽的心事,还是泊不完的思念?

这样想着,一下子,就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依稀如梦
后一篇:日记:秋老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