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情心曲杂谈 |
分类: 醉里挑灯看剑(随笔) |
此情可待
此情可待,原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谜一般的诗,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有神秘性的。”
许是天性,自小多愁善感。少时读唐诗宋词,喜欢缠绵悱恻的句子,喜欢细细琢磨那种欲说还休的韵致。李商隐的《无题》之《锦瑟》,我尤其喜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少,并不懂,只因了那份神秘的美,与我心灵深处的某种隐秘相契合,道出了我想要说,却无法表达的情感,撩动了,我心中,最难撩动的那根心旋。
每次读,心里会有一种无比哀怨和惆怅的感觉,仿佛,看见了衣袂飘飘、神情抑郁的诗人,正背负双手,在低声吟哦,对月伤怀。
待年岁渐长,匆促入世,走过世间繁华浮燥,人情冷暖,于千载之外,从墨香古卷间,我又重拾那个烟波浩渺的朝代,重觅诗人心曲,顿时,那愁,那苦,那恨,那憾,似大江奔流,如小河潺潺,从辽阔幽远中,一路走来。
此情可待。陆游不望功名,只求,与表妹唐婉,挚手相对,丽影成双,一生相伴凤钗。
此情可待。杭州西湖断桥上,白素贞,只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与许仙,花前月下,闲情小筑。
此情可待。冒辟疆回首一笑,从此,董小宛不望皇室豪门,为他钟情,缘定三生,生死相随。
只是,结局都那么凄怨,那么惘然。
陆母棒打鸳鸯,多年后,陆游唐婉沈园重逢,一刹间,目光与时光凝固,两两相望,恍然隔世,不知是梦,是真,不知是情、是思,不知是怨、是怜。有谁,品得尽,这一世痴情?一阙《钗头凤》,千古绝唱,令后人,肝肠俱断,唏嘘叹息。
许仙义薄情寡,白素贞情断断桥,千年修行,被这个胆怯寡情的男人一朝梦碎,从此,永埋雷峰塔。待后来,许仙长歌当哭,泣不成声。爱成往事,情何以堪,碎了后世几多男女的痴情梦。
冒郎无情,弃佳人于乱世,小宛被迫入宫,一缕香魂葬于皇城根下。临终,小宛凝视皇城远处,声声呼唤,如杜鹃啼血,凄怨异常。经年后,辟疆惊梦一觉,忆昨日情梦,痴怨尽绕心头,不禁两行热泪,凄然而下,心伤神悴,追悔莫及,却已太迟。
此情可待。沧海桑田,爱情逝去,梦想走远,伊人消失,只剩无限凄凉。此情此景,再难追寻这一生回忆。
此情可待。锦瑟无端,情也无端;庄生晓梦,杜鹃啼血;独自品醉,是凄凉,依然追忆,却惘然,待惊梦,早已是,换了人间。
此情可待。夜半临窗,静听风声。透过缠绵的诗句,满目都是惆怅,凄凉,寂寞,无奈,枉然和叹息,心底,是莫名地痛。事过境迁,此情可待成追忆。多少人,多少事,隐在这“惘然”之中。
是的,无人能堪破。如果堪破了,那么生,将不生;情,亦不情。
人生只是一场梦,于心底,最好是,两两相忘。当秋雨飘落,撒下一身凄凉,点点箫寒中,皆迷茫。
于是,不再提及。于是,不再想起。于是,拼命忘记。
于是,风离去,我离去,此情只待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