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是肥肉,可以这样切三刀

标签:
it个人杂谈 |
分类: 移动及互联网思考 |
做为一个无业的互联网品牌管理从业者,我在想,如果有机会我来下刀切割聚美优品这块儿肥肉该如何下手?这个阶段是非常好的时期。本文仅做假设的场景推演。如果有相关人士模仿,本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其实我也可以把标题改成《聚美可能面临的品牌管理危机》但是那样似乎又变成枪稿了,这样不好。姑且听之吧。
一、持续挖掘创始人形象
我们在给企业做品牌形象设计的时候,中间我们会参考一条就是领导人形象。聚美曾经成功的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高富帅,海龟,高学历,良好的家庭背景,优秀的投资人关系。 这一切都有点90后偶像剧和韩剧的意思,83年出生的陈欧几乎活的没有一句废话。当然,从聚美定位的受众人群来说,记住一个这样的高富帅似乎比记住聚美优品更容易。虽然在一个时间段内,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也埋下了后来的伏笔。因为这场华丽的演出,就像我们看一场精彩的舞狮,原本陈欧是一个舞狮头的功夫小子。结果活生生被包装成一个迎着狮头挥手的笑面和尚。好好的力气活硬给弄成了一场表演秀。原本品牌要的是认同比重肯定比观赏性要重很多。当然,这个在刘惠璞的演讲里面,包装成一个创始人为了市场成本所以牺牲自己,但是,从各种明星组合包装和庞大的渠道传播费用来看。很难信服这句。
目前来看,关于陈欧前面的电竞平台的多个版本的故事,以及陈欧个人的背景挖掘。各个媒体或者类似于我这样无所事事的人士,似乎永远对另外一个版本更感兴趣或者乐于传播。毕竟,关于成功人士的理论。早起聚美高大上的传播已经做的更多了。公众更愿意去接受多样化的信息,来进行自我甄别。毕竟几十年一日的面对这么一个人,跟几十年如一日去吃一碗回锅肉有什么区别?陈欧不是柳传志也不是褚时健,他们代表一个时代。陈欧能代表的似乎只是一部青春偶像剧之一。其实就在这一点上,媒体如果愿意多做文章去打听打听,故事的版本估计会更多。说白了,永远相信人无完人。陈欧在这场个人秀里面还需不需要站在舞台中间做活靶子。这个似乎有点意思。
二、挖掘企业价值认同
从知道聚美优品这家公司开始,业内就传出聚美优品的工资特低。当然,很多场合聚美都归为是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愿意拿这么点钱去努力工作。这个,没办法。作为局外人无法多说。但是作为互联网打工的人来说,我们都十分清楚目前市面上是怎么个行情。而且我觉得,当创始人们都身价过亿的时候。总有人有不爽吧,这个我相信是大家愿意听的。而且我们都十分清楚,在情感里面,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共苦,但是我们未必可以一起同甘。利益分配是导致情绪变化最快的诱因吧。
我在想,聪明的媒体,或者市场的狙击手们。应该不会放弃掉这么可以去信手拈来的素材写写。毕竟,每次互联网公司出现舆情危机的时候。前员工,深喉们都会纷纷出现,还有各种内部邮件都会流出。我相信,花点钱请个这样的人像朋友一样吃吃饭聊聊天。总会有故事的。大公司,怎么可能没故事。前段时间某狐的总编绯闻把我们羡慕成啥样了。还有昨天网传的某厂5p理论。十分精彩。
三、同行孤立...
此次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本来是整个电商行业需要肃清的事情。聚美承担了几乎整个行业的舆论压力。而很显然,大部分所谓的同行其实都会把聚美优品看着竞争对手。而且从各个媒体的话术上来看,媒体似乎把此次的事件当作了一个引线,继续深挖整个电商行业的黑色产业链。而被当作案例提及的聚美优品后期的压力也应该是叠加的。既然都话题火了,还有聚美优品这么夺人眼球的企业。但我相信媒体更乐于继续拿聚美优品当案例说事情。毕竟,再大篇幅的另外拉一家进来有什么意思。聚美一家吃饱就够了。如果整个电商行业打下去。这不是去逼整个行业抱团反攻媒体么?
永远不要让路人去同情敌人,媒体跟其他电商似乎此次关系很微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利益同盟。只要好好吃着聚美就行。估计第三季度的任务应该就可以完成。各个评论专家或者自媒体跟着这个势头应该都可以赚点房租没问题。
...............
当然,做为局外人。从看到的东西来说,这几个方向基本是可以一打一个准的。三刀下去,沾点油腥走是肯定点。而这样的事情,应该不只是今天才会发生。目前互联网的品牌舆情风向十分好玩。自从匿名社交软件火爆之后,各种真真假假的爆料层出不穷。我这样的无业者似乎也可以没事看看戏。就当是自己无聊之余的一点思考。互联网品牌管理越来越好玩了。
今天是聚美优品,下一家公司又是谁?挺有意思.
——————————————————————————————————————————————————————————
ps:最后一点说明,本公共账号为私人创建。仅限于调侃身边的狐朋狗党以及自己的一些浅显思考。如果需要扶贫可以加私人微信账号。周瑭,微信号:zhoutang003,或者13146392.
前一篇:在北京,梦游其实就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