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画1】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标签:
日暮渔家油灯芭蕉林厦门南普陀寺长江里杂谈 |
【鼠标画1】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图文、周瑭
很可惜,这不是一个可以随意的季节。难以想象256的内存应该有多么郁闷。拿着鼠标对着点着一个个类似的页面,始终无聊之极。只剩下电脑机箱里深沉的闷响着,其实,应该有一盏油灯,让午夜的键盘可以敲落几朵灯花;或者窗外还应该有点蒙蒙的细雨,遥想一下巴山夜雨的惬意。但终究夜还是夜,没有油灯也没有雨,我依然毫无睡意......
小时候有个不是很好的习惯,喜欢在课本上给那些人物画点眼镜添点胡须之类。到后来,又慢慢开始临摹着连环画上的八路军战士和小说江湖里那些大侠的模样。想来自己还是有点兴趣爱好的,这样看来贫穷的童年并非毫无乐趣。有些遗憾,没有去念个暑期培训班或者专业美术院校,就靠着那点兴趣支撑着还能有点东西打发时间。对于艺术青年们来说,画画对于他们是一件很写意的艺术创作过程;而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讲,是一件很传统的力气活。
我不知道三更半夜找只毛笔出来假装挥毫泼墨是不是会被雷霹,但肯定是一件十分无趣的事情。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方式,我要的是非常无趣。于是,打开电脑里的画图板,拿着鼠标慢慢的动起来。保存加个边框,果然如我所料,时间哧溜一下跑掉不少。记忆中,这是一本钢笔字帖里的钢笔画。但鼠标写字的确太难,连诗都写不完,惭愧惭愧。等到保存无法修改的时候才发现,还有个错别字。对着电脑忍不住自嘲一番。要不,还码点字吧。
寻山
早先坐火车经过不少地方,印象比较清楚的是贵州和广西的山。对于贵州的山,比较有匪气,不时能看见诺大的山体之中白森森的露出一块来,让人由不得悚然,火车过时,眼前画面重播几次。虽明知山民淳朴,但难免脑子里冒出穷山恶水这样的词语,十分惭愧。
广西的山依水而立,几棵芭蕉临岸低眉。一湾清水随波远去,腰身一转,显出几分翠绿。那山便在水中央婀娜着身姿,想来水底定有游鱼嬉戏。芭蕉林,甘蔗林沿途颇多。若是运气稍好,还能见斗笠碎花轻衫的农家少女,故多出几分亲切,山也秀气了些。
望水
出身内地,见水多是江河。竹林绕过随有婉约之态,但始终未有大气磅礴之时。偶尔夏天山洪到来,咆哮两声也跟流氓地痞仿似。于是,想到海。初次见海是在小梅沙的海边,跟课本里的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洋怎么也对不上号。到是看出点绿来,宁愿相信那是海边树影,也不敢想是环境污染。换上泳裤下去扑腾几下,几个浪过来,打得脑袋隐隐做疼,心想自己是去游玩而不是找揍。跑到沙滩上给自己挖了一坑埋了,享受与平常不一样的风吹日晒。
厦门南普陀寺离厦门大学很近,那时候木棉花开得满地都是。梵音未尽时候,人到海边走走,光着脚丫踩几朵浪花出来感觉颇爽。虽然鼓浪屿的风景很美但海边人工雕琢痕迹过多,不时出现的别墅总让人感觉些许心里不爽。到是历史残留下来的几座碉堡让人稍微感慨生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福。草地上随便一躺,吹着海风。走过石板路摸摸榕树的胡须,轮渡汽笛声倒象是谁在奏乐。
随想
山城,两江交汇。滋养着重庆的码头文化,热忱、豪爽、激情。轻快的现代都市进程,又让重庆显得朝气蓬勃。得天独厚的山水养出一方人儿,若是女子多小巧精致,俏皮活波;若是男儿便爽朗豪放,偶尔不羁。这一顿显摆下来到是生出点自豪来,虽然离江三百里,但有风同呼吸,虽家居丘陵深处,但也难免引以为傲。
前年曾与朋友在江边渔家船头狂饮过几杯,意犹未尽。偶尔也想着,自己本该是一渔家,划桨摇过似水流年。渔歌唱晚,欣然归去,但这似乎也只能想想。正如想过在草原听牧民鞭响,马蹄琴音一样,只能是稍作停留。若是长住,恐怕也多是不便之处颇多。能想也是一的乐事,不费一分钱物倒也乐呵两声。
临末想起,我曾在青石路旁走过一碗茶香,茶馆里的有人在弹着琵琶,街边小饰品琳琅满目。而这一切景象多是若即若离的多。不小心就矫情一下,想起储光羲的一首诗: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