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键词:杂谈、一马青尘、兼曰绝色人妖.

(2008-09-02 14:40:46)
标签:

一马青尘

杂谈

娱记

web2.0

关键词:杂谈、一马青尘、兼曰绝色人妖.

 

前些天,朋友来我住处喝酒。聊到他私人情感问题。他迷茫的回道:“我不知道是人家女朋友躺在我床上,还是我女朋友躺在人家床上。”这段话对于现在的杂谈同样适合。至少从首席娱记同学回帖中可以看出,一个天纵英才的迷茫。本着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以下意见仅供扯淡的原则。再对社区及同学们念念不忘的某些事情说点个人意见。


    网络文化,最耀眼的应该是玄幻、修真等基于网游出现的一些文字作品。之所以不愿意把他们看做文学,主要是因为个人欣赏水平低下。对于天马行空的意淫题材作品无实际鉴赏力。虽然先前在某文学网站写过几篇书评,但只是迫于酒价渐涨,而实际看到的,模仿和千篇一律痕迹太重。至于落实到社区论坛来说,所谓的集体文学,集体拍砖,和集体炒作的说法个仁者见仁吧,也不做过多评论。毕竟每个ID对于社区的理解与认知都不一样。经历也大相径庭。但,目前的阶段性突破应该是商业化文字与传统文字的矛盾。也就是昨天我所提到的流量与内容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回到杂谈,如今版面人情味其实已经相对淡薄。更谈不上所谓圈子化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与首席娱记的看法相左。站方本身是做媒体概念的。所以内容主导这本身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当然,或者有些同学会认为那是频道的事情,与社区无关。而社区与频道区别个人理解为官方与草根的区分。所谓WEB2.0及通过浏览器制造及消费内容,WEB2.0最大的自豪也就是成就了BBS这个工具。小F兄所提到的SNS应用的丰富冲击了主题。也就是SNS自身特性所决定。忘记是谁说,去中心化。这里不再对SNS这样从国外MYSPACE抄袭来的东西做评价。FACHBOOK多么成功,其实说白了,只是互联网的另一个功能体现罢了。社区,终究是内容,话题的集散地。至于所实名制或者等等其他与SNS相关的东西,都是很扯淡的。社区就是社区,SNS所谓的小博客,日志,或者话题群组。的确与论坛相似度极其高。但丝毫没有了论坛的味道。那才是彻底的圈化。

 

首席娱记如是说:“象一马青尘这样前后台都强的论坛人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第二个,一个赚钱的编辑,能在全免费玩家中做到不卑不亢已经很难了,更莫说游刃有余,这不是兴趣二字能够做到的.因为他们所依托的天生就不是长在一种土壤上的文化.然而若无编辑收入支持,每天在数万贴子中摘精品,,,,三天五天可以,十天八天可能,再长了就难了。”不知道是我理解问题或者其他。赚钱的编辑在全免费玩家中不卑不亢这应该是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其实,对于用户,编辑本身就应该这样。所以没有所谓的褒奖理由。至于说编辑收入支持等问题,其实还是工作。说点与一马青尘有关的事情。许多同学非常怀念那个时代。一直到现在都不愿意承认社区环境已经是2008的事实。如我所提到,一马青尘在某个时期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因为他挂在前台,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把他神话了。不得不说,后面的团队协调的很好。现在应该是在天涯做跟小浪差不多的事情吧。如果不是因为专职,如果没有后台团队。一马青尘也只是一个优秀版主而已。是谁在耿耿于怀那段时间的风花雪月呢?我们回不去,杂谈也已经回不去了。难道不是吗?



    博论坛的进入是不是机遇我已经懒得去说了,连骂和鄙视的欲望几乎都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站方对于杂谈的支持已经远没有先前力度。不要看小浪在首版。但首页的改版,锐话题的瓜分,酷日报的取消等等。让我不得不想到,杂谈是否即将迎来一个自力更新的时代?所谓编辑支持,我是不报任何幻想。大家具体可以参考着版头更新速度。另外这里有必要曰一下杂谈怀旧版人物,绝色人妖同学两句。第一句:“爱不是说出来的。”“爱不是烧着回忆取暖。”

 

昨天晚上喝多了,今天精神不好,语言杂乱之处还请自己整理一下。本次扯淡完毕,谢谢各位收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