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话剧《工体西路》看都市剧走向。

(2008-01-27 10:32:19)
从话剧《工体西路》看都市剧走向。 

文、周瑭 

中戏师生的话剧《工体西路》在朝阳9个剧场TNT剧场演出3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偶尔还有加座出现。观众大多为年轻白领,型男靓女。 其实看到这样的场景很正常,毕竟如果单纯从年前的贺岁喜剧来看的话,那是浮于表面的。毕竟,该剧所具备的元素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单从本身来讲,其艺术形式对于疲倦了疯狂轰炸的影视市场来说是新颖的。毕竟话剧在速食文化蔓延的今天略有酒好巷更深的味道。 

先前曾对该作品框架似的浅显说过,其创作团队以及作品所演绎的主题,而这都是作品本身所附带的。从其演出反应来看,观众是认可的。该剧还在公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会通过该剧了解到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关于爱情、友情、那些上层楼的青春惆怅。而该剧的背景以时下年轻一族的夜店为背景。酒吧的灯光有些幽暗,幽暗的灯光下面或疲惫或迷茫,或是四下无人的慌张。对于夜店的人们来说,心多是压抑、空虚、或者落寞。 

从很多影视剧的镜头里面,我们体会更多的是休闲或者歇斯底里的宣泄。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背景浑厚与大气的主题。如同先前说言道,王子灰姑娘比比皆是。无论怎么贴近生活,但终究留给我们的童话阴影还是居多。按照时尚的说法:日韩学欧美,港台仿日韩,大陆追港台。关于青春的剧也多加上偶像这一大大的烙印。所谓的爱来爱去也都干净的跟一纯净水似的。与前期台湾言情的催泪模式不同的是,现在的感情很复杂,三角,情人,暧昧。毕竟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这些都是流行的元素。 

其实,换个角度说。年轻就那样,有梦、有泪还有那么一点点傻气与朝气。这就是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无论如《工体西路》男女的身份与环境差异,大家终究都属于同样年轻的名词。而这个名词就是我们生活的符号。影视艺术作品,很多时候告诉我们的只是把无数的生活提升到艺术,提升到理想,去偶像化,去完美。真正能触碰于心的又有几部呢?或者说只是一厢情愿的自谈自唱消磨时光。 

该剧的成功可以对影视剧做一个参考本,毕竟,在浮华的当今都市生活里面。真实的落点才是具备冲击力,才能引起共鸣的。当我们在那固定的作品之中渐渐麻木掉爱情,麻木了友情。还有什么可以去感动自己呢?感动其实很简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只轻拂过肩的手。感动着感动,梦想着梦想。玩笑着说句,如花似玉的时光里可以听多少残花败柳的故事呢?仅此而已。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