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潏河读什么河?

(2012-02-21 23:26:21)
标签:

潏河

实践

《辞源》

西大附中赋

八水绕长安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潏河读什么河?

我去陕南的那一天,女儿的作文在《华商报》上登出来,一路奔波顾不上看,现在终于见到了。

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准备两本最基本的工具书,一本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本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今天,这两本书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还真发挥了作用。

开学不久,学校就给我们每一位同学发了一篇《西大附中赋》的文章,这篇赋用古代文体写成,还真不好懂!首先,许多字我们都不认识呢。赋的后面有一行小注,其中一条是:“长安八水,指环绕西安的八条河流,其中有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浐河、灞河、潏河、滈河八条河流”,在最难认的“潏”字后面还注了音,是júe。可是当我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时,发现它的注音却是yú,字义的解释是“水涌”,这是怎么回事呢?同一个字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音,难道是学校印发的朗诵词写错了吗?

然后我又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个字的注音为júe,字义解释为两条:一,“水名,在今陕西”;二,“水涌出”。音不同了,字义也多了一条,显然要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全面一些。

可是,“潏”字的两个读音,到底哪一个正确呢?

利用周末,我和爸爸专门到西安市长安区的潏河去考察了一番,我们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都把这个字读作“júe”。但是,爸爸说,还不能因此就说《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是错的,这可能是语音演化的原因吧。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疑问,爸爸让我翻出家里的一件“老古董”,——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辞源》,我花了好半天时间,好不容易查到了“潏”字,看到了这个字迄今最详尽的读音和解释。

《辞源》里,它的读音共有两个:一个是【纡橘切】,即yú,另一个是【菊血切】,即júe。有趣的是,我通过《辞源》,还学到一个小知识呢!就是在汉语拼音方案还没有公布以前,古书里的汉字注音都采用这种“反切”的方法,就是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到一起,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潏”的字义有三个:第一,水涌出,和前面的两本工具书注释一样,可见这是它的本义;第二是“水中坻”,意思是水中的小岛;第三,“水名,关中八川之一,分流为二,北流为皂(左有三点水),西南流入沣”。这个解释和我们在长安区考察潏河时听当地人所说的情形一样。

爸爸说,有些汉字,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读音和意义都有所增减,这是语言演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那么,“潏”字就属于减少的情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启示是,书本上的知识一定要和实际结合,才更有意思,也才会把它记得更牢靠。

看!一个小小的“潏”字,竟使我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是全文,发表时编辑有点小小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仄仄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