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远方落泪

(2011-12-19 00:03:28)
标签:

老腔

王振中

华阴

空城计

华山

曲牌体

板腔体

分类: 荒腔走板

我为远方落泪

远方,其实并不远,在华阴。——直线距离100多里,这是我多年前拍摄那个片子里就强调的。有时,并不是遥远而荒僻的地方保存传统,而其实就在眼前,在自古以来的交通要道之上,老腔就是如此。而我们觉得它如此遥远,实际并非地理空间的问题,而是社会在精神上与传统诀别之绝的态度,近代以来,转向之陡然,慌措不及,及至政治之变迁最终使然。

我答应为王振中老先生(即名闻天下的老腔艺人白毛)把郭北平所绘的油画复本拿去,倏忽已是四年而过,这张画上的纪年,待我拂去灰尘时,2007年的字样仿佛还在昨日,但已经遥远,许多细节和当事人相谈时恍惚不准了。

我为远方落泪

因为这一次的机缘,我又和他们相遇,事实上,党安华把我要来的消息告诉他们后,他们就一直等着,这让我感动不知如何说话。他们正在排练一台新的节目,等着春节晚会的最后一次验收,好消息是两审已过,这一次是终审,周末就出发上北京。

很高兴和他们相见,尤其那个让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砸板凳”的张四季,更是满头大汗,可见他的努力仍不减当年。有意思的是,他还是拿不准板眼,踏不到节奏点上,招致大家不断地挖苦,他因此而不停的演练,以致汗可湿巾。一点没有改变的仍是他们的努力。

但是,王振中明显的老了,身体刚刚从病中恢复,家庭的拖累,使人寒酸。或许,他们此去北京,除了春晚的演出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请原谅,我不能说他们去干什么,但那是必然要写进历史的一出大戏)。和党老师唏嘘时,不仅悲凉中来,要是王老倒在这一次的舞台上,那大致就是一个艺术家最辉煌的一刻,最圆满的结局了。而这一出戏,他不得不去,其时我想到的是魏长生。…………不过,王老先生并不不介意人们这样说他,命运或许就是如此。

晚上,我又专门去看望他,听听他的故事,老汉的沧桑历练,又是谁能了解的呢?

久久不能睡下,远处的华山顶上,风悄悄的,又落下了尺八厚的雪。

回到这张图片上,这是目前已知老腔手抄本中,历史最为古老的本子:乾隆10年,比已知的甘肃藏秦腔本《战宛城》还要早上40年,“秦腔本”据《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记载为“乾隆53年”。这个《空城计》本子,多少人在瞄着它,当我听说已被某人以3万收走之后,一时怒火升起痛斥XXX,哪里就缺那3万了?!我也痛恨这些年一些人以考察之名,巧取豪夺,多少东西在新的时代重又化为乌有。几乎每一次去华阴,我都会去张新民家,看它一眼,而一次一次,它的保存情况愈加不妙,霉点也越来越多。可它的保存者又顽强地要自己保存,谁也拿他没办法,可是如今呢?

我为远方落泪

它的字,多么漂亮,显然不是艺人自已的抄写,而是当时书坊售本,或许还并不是专为老腔一个剧种所售,其他同体的戏可以共同使用。但是,老腔多三国戏,多武打戏,而少公子小姐谈情说爱的戏,斯时还流行的碗碗腔大概不可能有这个剧本,或者说,即使有也不常演,如果演,它的热闹一定演不过老腔此类戏。那么,哪一个剧种还会用它呢?同朝梆子吗?

仔细看司马懿兵临城下时,诸葛的那一段唱段,极为特殊:

天道何知,忙忙(茫茫)礼数,难窥夭寿无期。

(重复)

冥冥气化吹迁命也!言池(词),其促也!何疾。

(重复)

其久言也!何迟?噫,天丧斯文希(兮)!

(重复)

何故若(无)人希(兮)!前摧嗟尔魂兮!

(重复)

稠衣嗟尔魂兮!安国悲哉!悲哉!

有痛乎?非妇人之痛而难为?

这是诸葛的唱,我的天,这不是“曲”吗?难怪那天晚上和王振中谈到深处时,他突然冒出了老腔的最大特点是“曲不曲,板不板”,这是多好的材料!所以,河湾地区(晋南、陕东),绝对是治戏曲史者倾全力要关注的地方,它不是远方,而是眼前。老腔本《空城计》从内容上显然就是常见的《失空斩》。有一年,我在安康城内的鲁班巷,访汉调二黄老艺人邢大伦(关中派),说起《空城计》,他就说只要戏曲频道上一放京剧《空城计》,他就换台,“哪儿有咱们的戏好啊!”他的意思是,我们二黄《空城计》的内容要比他们的多多了。从这本《空城计》上来看,流传在陕西的《空城计》要比京剧本完整、繁多。

如果仅仅说《空城计》的价值在于它的年代久远上,那还不足以揭示其全部。诸葛的这一段和下一段,如此的突兀而来,呼啸而至。

此时,华山顶上,风卷起积雪,雷声一样,滔滔倾泻而下,不是这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