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一回陕西
(2010-01-27 09:49:15)
标签:
世界四大古都开元之治丝绸之路秦始皇陕西 |
分类: 散文随笔 |
陕西,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存在的一个名字(约公元前11世纪),用以指称丰腴肥沃的渭河冲积平原及其相邻的广大地区。
在这里,古老的中华文明奏响最璀璨华彩的乐章。20世纪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指出人类的“轴心时代”,伟大的周公旦就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一位,就是在这里,他“制礼作乐”,完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次观念的巨大突破,周人分封同姓子弟建国,从此把广袤的东方大陆一举凝聚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统一体。公元前七世纪,中国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发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对这块土地由衷的赞叹。
当代陕西的版图酷似一位跽身欲起的秦始皇的勇士,这样的联想似乎契合了一种古今信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融合。秦始皇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播迁、发展,并一跃成为一个统一帝国的缔造者。
他所在的这个地方正是东西方、不同文化交融的结合地带,世代栖居中国西部的秦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交融中,创造了中华文明不断生长的原创动力。在汉唐时代,相当于西方的古罗马和阿拉伯帝国时期,这里以恢弘的气象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高地,它们的影响力至今还在人们的心目中回响。陕西一些重要遗址中,庄严的佛像造型中所呈现的古希腊风格(佛像高耸的鼻子)总是让人要追溯起遥远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史称“凿空”,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从秦始皇建立的秦代以及早于秦的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算起,直到公元10世纪以前,陕西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的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有一大半的历史是在这里上演的,省会城市西安一直就是这些朝代建都的地方,历时近2000年。长安,被誉为世界四大古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陕西不仅具有无数历史人文的胜地胜景,而且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是影响巨大。中国的历史名山之中素有“五岳”之说,其中西岳华山就位于陕西东部,它奇险峭拔,耸立于群山之中,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实为一大奇观,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
在陕西中部、紧邻古城西安的南端,有一列影响世界的巨大山脉,就是秦岭,它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水系的重要分界线,秦岭还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洲的落基山并称为上帝给人类送的三件礼物。它距离中国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如此之近,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考察团成员理查德·沃特森认为:“如果说要将秦岭和西安其它重要旅游地,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做一比较的话,那么我认为秦岭是更具有潜力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宣传环境保护的一个舞台。”因此,秦岭无愧于国家中央山脉的称号。
无论是“中国”,还是“华夏”,拟或“炎黄”这样我们共同使用的名称,无论是远古传说,还是现代考古,都证实了她们都和陕西密切相关。关中东部的华山,属于五岳之尊,在五岳之中海拔是最高的,《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中还把它称为通天柱或生命之树“建木”,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名字——“华”字就来自于这座如莲花般开放的山峰。195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华山脚下的华县泉护村发现了一系列典型的仰韶时期花卉图案彩陶,应该说在这里找到了华夏族名称最早来源的依据。关中西部宝鸡的贾村塬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其铭文中所出现的“中国”二字当为最早的记载(当然它指营建洛邑的事,从而也印证了《尚书》的说法,事实上,中国、中原、中华的概念就是以之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发展直到最终形成我们庞大的国家版图),而秦汉起就定位为“黄帝陵”的陕西北部桥山,就是古人对一个共同地标的确认。
所以,中国概念的最终确定就是在这块土地之上,她当然是一棵参天大树的最深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