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浙江省水果生产现状
(2017-05-10 14:39:55)分类: 自留地里长出的庄稼 |
水果是浙江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十二五"以来,浙江水果产业以“特色精品、生态高效”为目标,积极“打造精品果业”,通过发展特色优势水果,推广精品生产技术,建立标准示范基地,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水果效益和产业地位稳步提升。
2015年,浙江全省果树栽培面积498.8万亩,水果产量460万吨,果品产值172.5亿元,占浙江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其中,柑橘面积151.8万亩、产量207.8万吨、产值45.7亿元;杨梅面积134.1万亩、产量52.4万吨、产值46.2亿元,杨梅产值已超过柑橘产值;葡萄生产后来居上,面积47.3万亩,产量76.1万吨,产值32亿元,面积超桃、梨,产量超杨梅、桃、梨,已位列全省水果产量第2位,成为发展最快的水果。
浙江省水果产业健康发展,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稳步增长,产值快速上升,与2010年相比,水果面积增长3.6%,产量增长20.30/0,产值增长20.1%,其中葡萄分别增长57.7%、78.6%、64.10/0,柑桶在面积调减11.6%的情况下,产量增长8.9%, 产值增长10.90/0。水果平均亩产值从2983元提高到3458元,增长15.9%,其中梨增长54.5%,枇杷增长34.2%,柑橘增长25.6%桃增长25.1%。浙江全省培育栽培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17个,占全省水果面积的49%,5万亩以上40个,占全省水果面积 的80%,千亩以上乡镇900余个。衢州市调减了柑橘种植,柑桶面积从52万亩减少到42万亩,下调了19.2%;嘉兴市大力发展葡萄、桃,水果面积从15.6万亩增加到21.1万亩,增长了35.3%;温州市、绍兴市水果面积分别增长了19.8%、12.9%。抓结构优化。重点发展效益良好的葡萄、杨梅、桃、梨、批把等特色优势产业,葡萄、批把、桃、杨梅栽培面积分别增长57.7%、17.1%、13.7%、6.9%,在水果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葡萄、杨梅、桃、批把占比分别提高3.3、0.8、0.8、0.4个百分点;而比较效益下降的柑橘,面积调减了11.6%,占比下降5.3个百分点。
重品牌、促营销。提高水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了一批果品营销组织,浙江全省拥有5900余个从事果品产销的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果品产业化组织,130个果品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