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周春秋(续14)

(2007-03-06 00:21:28)

4

 

就在比干盼望着尽快见到西伯侯的时候,西伯侯第二天就来到了朝歌,并且让其马车直驶比干的府弟。

虽然昨晚下了一夜的雪,但早上一放晴,天气又变得温暖可爱起来。西伯侯到达比干相府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当门外禀报西伯侯的到来时,比干一面出去迎接,一面高兴地自言自语了一声,来得正是时候。

比干与姬昌可谓多年至交。早在伯夷叔齐的父亲,孤竹君亲王,在世时,比干就和姬昌,作为二个最常见的宾客,三天两头出入于孤竹君府上。孤竹君既为亲王,又是天下著名大贤。而他的二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致孤竹君的府弟,一时间成为天下士子最为向往的朝拜之地。孤竹君仙逝的时候,其葬礼之隆重,前来送葬者之众,几近天子出殡。就是后来的先王帝乙驾崩,在天下人心中所引起的悲伤和哀痛,都不及孤竹君的逝世来得巨大和深重。

孤竹君谢世之后,其府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门前冷落,人们依然争先拜访,既基于对孤竹君的缅怀,又出于对伯夷叔齐的仰慕。人们不仅以出入孤竹君府弟为荣,同时也以此作为一种颇具身价的标志。孤竹君门前的车马变得渐渐稀少起来,乃是在天下兴起八卦之风以后。

其时,姬昌推演八卦已然自成一家,而伯夷叔齐兄弟却对此一直没有表示出什么兴趣,大家相聚一处时,唯有比干对此的热情有增无减。久而久之,姬昌来朝歌的第一站,由孤竹君,也即是现在伯夷叔齐的府弟,渐渐地改成了比干的相国府。结果,比干的相国府无形之中取代了当年的孤竹君府弟,成为天下士子,尤其是对易辞怀有兴趣的人们,竞相朝拜之地。

 

姬昌进屋后,宾主围着一盆烧得红红的炉火入座。彼此在草席上一坐定,比干就看出对方不是象上次那样来随意走走的,而是显得心事重重。

比干本来猜想,西伯侯可能是为了其长子伯邑考与苏护小女儿妲庚的恋情而操心,因为在伯邑考和妲庚相恋之后,西伯侯曾在比干面前流露过对苏护那对双胞胎女儿的微词,说是那对少女,实在是美丽得太引人注目了。当时,比干还开玩笑说,就因为如此,才只能与皇室或者西伯侯这样的侯门般配。西伯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没有吭声。

然而,比干并没猜对西伯侯的心事。姬昌这次所操心的,不是其长子的婚恋,而是他被突然推到了一个不得不与天子针锋相对的处境里。

比干兄,姬昌紧皱着眉头说道,被天子陛下罢免的杜元铣,跑到西岐来了。

姬兄是说,比干看着姬昌问道,杜元铣投奔到姬兄门下来了?对方没吭声。比干继续问道,而姬兄又把他收留下来了?

比干兄哪,你让我怎么办?姬昌抬起头,同样直直地看着比干,你总不能让我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不,把他赶走吧?

那你等于对天子陛下说了不字。

我只能这样做。

彼此霎时陷入了一阵沉默。比干发现西伯侯的心事果然非同小可,收留一个被天子罢免的官员,意味着公然与天子分庭抗礼,其严重性远远超过他那长子伯邑考与妲庚的恋情。当年,西伯侯灭西岐周边的一个小邦国时,就曾以对方收留了一个从西岐逃过去的臣子为籍口,发动了讨伐。

比干想了一会,问对方,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此次前来,正是想跟你老兄商量商量,讨个主意。

先说说你的打算吧。

姬昌想了想,说,我想,也许应该以进为退。

什么意思?

我准备向天子进谏,不可如此陷入儿女之情,天子不同于庶民。

这岂不是公然犯上么?

可这比不声不响地收留天子所罢之官要好些,且不说那样会不会引起天子不必要的怀疑,至少,行事做人,理当光明正大。

姬兄不会也象那个杜元铣那样,说是什么狐狸精作祟吧?

比干兄哪,我姬昌还没有走火入魔到那个程度。

可这已经在朝歌城里,闹得沸沸扬扬了。

真没想到。

是的,没想到。不过,我昨天夜里倒是想了一夜,如今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走火入魔。

比干兄想到了什么?

姬兄哪,你有没有觉得这跟如今推演八卦的风气有关?

正因为考虑到这种风气,我觉得有必要向天子面陈己见,以免引起天子的猜测。

可是,这并不能制止这股风气,说不定还会使之越演越烈,生出什么事端来。

我情愿让天子怪罪,也不愿将来不明不白地被人当作幕后主使者。

姬兄是否能够以此撇清自己,我还真不敢说。但就算是撇清了,事情也并没有完结。且不说如今朝野上下,对八卦的迷恋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没有这八卦之风,人们根本不相信有关妖精之类的谣言,也会有人要凭空造出个妖精。因为事情已经关系到宫内宫外的切身利益。

这皇室婚姻,把诸侯大臣扯作一处,本来就是既有利,又有弊。

所以,你老兄就不要再搅进去了。

比干兄,不是我要搅进去,而是我已经被搅进去了。我一见到那个杜元铣,就知道事情不好了。他前脚到我府上,有人后脚就会把消息象一阵风似地吹进天子的耳朵里。

这个杜元铣还真会折腾!早知如此,真该建议天子,把他给关起来。

关一个杜元铣也不解决问题呀。不瞒你说,就在刚才进朝歌城的时候,我还碰到梅伯了呢。

怎么,他也想去你那儿?

可不是么?我要再不向天子主动坦陈,天子一光火,弄不好就快向我发兵了。

姬兄哪,我说你是什么时候领袖群伦了?

在下不就是在你比干兄的相府上说了几次八卦么?

比干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地想了好一阵子后,对姬昌说道,看来,还真得把你给关起来。

姬昌听了,不由呵呵一笑,说,我也觉得应该把西伯侯关起来。

当然啦,比干朝姬昌挥了挥手说,天子坠入情网,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嘛?就算要进谏,也轮不到你们呀。商容和我都还没死呢!

你们一直不吭声,别人还以为你们是有话不好说呢。

难道我们连那个杜元铣都不如?没有他和梅伯那么有勇气?真是的。

有些人认为,你们二位宰相一直把天子当作三岁孩子那么呵护着。

所以让我们给宠坏了?

我没这么说。我是知道的。

可你现在好象不知道了。

我对你说了,我也没办法,就象一个贝壳,硬是被身后的潮水冲到了海滩上。

你还不如说象条大鲨鱼随着潮水逼将上来了呢。

我有那么凶么?

你现在不正在如此这般地逼我么?

那你们到底怎么想呢?

我们?

你们二位大宰相呀。

比干唉了口气,没有直接回答姬昌的问题,而是神色忧郁地说起了有关天下何以太平,又何以不太平的担忧。他说,姬兄哪,你我可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你是一方诸侯,我在朝中为相。这天下之事就好比水火,要说没事一点没事,然而一旦有事起来,那就不是水灾就是火灾。咱们这商朝,从当年的成汤先祖到当朝天子,已有六百多年的太平。我想的是,这天下安定究竟是定在什么上面?

比干说到这里,看着姬昌,停了一停。只见姬昌朝他点点头,说,在下正听着呢。

比干继续说,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得出什么结论,但有二个因素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制度,一是人心。制度是可以制定的,就象当年帝禹先祖,制定了九畴。可是这人心,却是谁也无法给天下所有的人预先定做的。人心如水,变易难测。人心安定时,这天下就好比万顷碧波,风光无限;而人心一旦动荡起来,就好比洪水泛滥,倾覆天下。

比干说到这里,再次打住,看着姬昌。姬昌长长地吐了口气,问道,比干兄是说,如今的人心可能会变得动荡起来?

不是可能,已经骚动不安了。

这人心的不安,是否跟制度的一成不变有关呢?

姬兄哪,你我以前确实讨论过当今世袭与洪范九畴是否相谐,但这并不关乎人心。人心的不安,通常跟切身利益受到影响有关。可是,人们又不愿明说,不愿象你老兄这么准备向天子直陈己见,而是假托于神明,借助于鬼怪。

或者求助于八卦推演,姬昌不等比干说出,便主动补充道。

人通常是软弱的,比干接着说道,但软弱的人并不一定会有颗柔软而明亮的心。相反,人越软弱,其心越凶狠,越黑暗。

确实如此。有时,一个坚强的人,其心却可能是柔软而明亮的。

没错。人越软弱,就越渴望暴力,渴望用暴力来掩饰自己的软弱,用暴力来修正自己的软弱。而这天下一旦诉诸暴力,听凭暴力象火灾一样四处蔓延,那么任何改制的可能和希望都会破灭,都会被暴力毁于一旦。

那是当然。姬昌神色肃然地跟着说道,就算暴力能建立什么秩序,那也只能是暂时的。

美好的秩序通常由柔软而光明的心灵来建立,就象当年帝禹制定九畴。人心越暴虐,制度就越黑暗。

没错,是这样的。姬昌若有所思地看着比干,可是,你想对我说什么呢?

姬兄哪,比干也同样看着姬昌,十分严肃地说道,你只要答应我二件事情,你要我为你做什么,我都愿意。

比干兄请说。

一是不再公开演示八卦,让此风消逝于无形。

我答应。

二是不管今后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保证永不起兵。

姬昌听了,直直的看着比干。比干也同样直直地看着姬昌。彼此互相看了好一阵子之后,姬昌才对比干吐出一句话来。

我保证。

谢谢姬兄。比干松了口气似地从姬昌的脸上收回目光,看着火盆里的火苗,接着对姬昌说,我陪你去见天子陛下。

多谢比干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我担心这样会连累你的。

这没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不仅我要陪你去,我还会说服商容,咱们二个一起陪你去向天子陈说你的己见。

比干兄的意思是。。。

以我们二个人的脑袋,担保你的性命。

姬昌感动地朝比干连连作揖,多谢老兄,多谢老兄!

 

那天谈完之后,比干立即带着姬昌,前往商容的相府。在出门时,姬昌有意无意地问道,看老兄如此胸有成竹,一定是跟商相有了什么好主意了?比干笑了笑回答,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说。

那天到达商容府时,已经天黑了。姬昌和比干一起,在那位当朝首席大宰相的府上与主人共进晚餐。宾主三人在席间一个个谈笑风生,彼此间非常融洽。平时很少说笑的商容,一连说了好几个笑话,以致姬昌惊叹大宰相原来还是个幽默大师。直到姬昌后来身陷囹圄,才明白大宰相的幽默,原来是不动声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