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植物的天堂。
云南的热带雨林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广州,我们有一个华南植物园,是广州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但经常听人讲,中国最好的植物园在云南。
第一次去云南的时候,我专门去植物园参观。那里有周总理的题词,有周总理会见缅甸总理的纪念碑。我们到里面见到很多珍稀的植物,有抗战时的橡胶树,有引进的咖啡树,有大量的杜鹃,可开眼界了。但是,当地人告诉我,最好的植物园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要游玩,得一天时间。那次时间很紧,遗憾没有去成。
2020年底,我们再次来到西双版纳。这次,我们租车自驾游。终于可以去了。现在去植物园的路也好多了,我们从版纳市区驾车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仰慕已久的版纳植物园。
我们出发比较早,高速公路的两旁晨雾弥漫,版纳的植被非常浓厚,估计谷底阳光都透不进去,以前云南瘴气比较多的是不无原因的。不过随着阳光的增强,雾气慢慢的变淡。晨雾,好久不见。
植物园要排队买门票,进去后要经过一座桥,原来,这是江中的一大绿岛。真绿呀。
坐电瓶车进去,第一个下车点便是植物园宣传单上的景致。一个小池,池中便是打小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读到过的王莲,大王莲的叶子上可以坐一个小孩。池子的另一边,是一片棕榈树。
满眼皆绿。“生命之树常绿”,想起这句话,作家徐迟写蔡希陶的。蔡先生才是这片绿洲的开拓者。电瓶车里的导游播报也讲到当年十八把砍刀开辟这片植物园的故事。这里,是勐醒河流入罗梭江的地方,河道带来的泥沙淤积成葫芦岛,蔡希陶和他的同事们把收集到的植物种子都带到岛上。关于这个植物园,写得最好的就是徐迟的散文。不再赘言。
生命之树常绿,这句话我从年轻的时候咀嚼之今。今天更加萦绕脑中不歇。因为我的爸爸正在ICU里挣扎,当年正是他把徐迟的文章推荐给我读的。
我在电脑里找出这些照片,让这些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植物为我父亲祈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