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出差住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喜来登酒店,从房间看出去就能看到一个教堂的大穹顶。入夜,城市的灯光变暗后,穹顶也依然有灯光映照。因此不免好奇,这是个什么教堂?终于有一个空挡,我在酒店附近散步,就走近了一个大广场。

广场周边的建筑群包括一个大教堂--基督科学教第一教堂,一个图书馆--基督科学教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在一栋办公楼里,那里,就是声名赫赫的《基督科学教箴言报》的办公楼了。我们国家老一点的读书人都听说过基督科学教箴言报,它以客观公正的报道、颇具国际视野的选材、有深度的分析成为美国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有格调的一份报纸。虽然报纸的名字含有基督教科学派的字样,报纸本身不以宣传它的教义为主,反而关注世界大事为多。它的箴言是:不伤害任何人,并帮助所有人。可以说,它宣传的是正能量。不过,它也是很早就取消纸媒,改为电子版的报纸。我对这份报纸怀有敬意,只是我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离它的本部这么近。

这里,也是基督科学教第一教堂的所在地。
波士顿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美国有名的文化中心。最早乘坐五月花号帆船来到新英格兰地区的,主要是有宗教信仰的清教徒。他们拓荒、定居,并在波士顿建成闻名世界的大学城,城里有哈佛、MIT以及波士顿学院等牛校。所以这里也是科学的中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么一个基督科学教教堂就不奇怪了。奇怪的是我,看到石面上镌刻的字样迷惑了,THE CHRISTIAN SCIENCE
PUBLISHING SOCIETY, 原来CHRISTIAN 是SCIENCE
的定义。我一直没有认真想过基督科学箴言报这个名字的确实含义。作为一名理科生,科学史还是懂一点的,科学与宗教的相爱相杀直到今天还是颇有争议的课题。关于这一点,正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地狱》的作者丹.
布朗在其作品《魔鬼与天使》中就有论述。所以我就更迷惘了,啥时候基督教大张旗鼓宣传科学了?

其实,这块地上集中着基督科学派的三大建筑:上图是主楼。

这是图书馆的入口。就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主楼的下层。


广场上的另一个醒目的建筑就是教堂。
基督科学教派是Mary Baker Eddy
女士创建于1876年的,所以这个建筑很现代。秋雨中带点怜悯的气氛。正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深秋,广场没有种植新英格兰地区到处可见的带红叶子的树,只有一丛丛的银杏。

阴云密布,风来了,我在广场漫步,感受着这里庄严的气氛,或者说享受着这里的宁静。很少有人从这里经过。十一月的波士顿,虽然温度降下来了,但还说不上寒风刺骨,只能说凉风拂面,很舒服的。我踱着步,边走边看,偶尔拿出相机来拍两张。

说实在的,这片建筑有别于欧洲的教堂,看着反而觉得像办公大楼多一些,除了那个庄严的穹顶外。我不懂建筑,但也感觉到整栋建筑的线条很美,拱门的装饰也是简洁大方。

仔细端详着大门顶端的一排字,原来这是基督科学教的第一个教堂。




我原本没有进教堂的打算,因为两个小时后要集合,我想回去休息休息。正在此时,雨大了起来,广场的人都走到教堂门前躲雨。我也走过去,门口徘徊了一下,直接走到教堂里面了。有什么比风雨来了到上帝之家寻求庇护更自然的呢?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门口的引导员告诉我说,如果我想参观,五分钟后有一个导游的项目,有专人讲解。我在门厅等待的时候,她拿给我一个中文的单张。我才看到,基督科学教派是Mary
Baker Eddy 女士1876年创建的。我对宗教史不熟,但基督教在两千年中发展壮大,教派很多,我们还真不容易理清。
引导我们参观的是一位中年的先生,他介绍了基督科学教派的诞生,我只听懂一点,就是创始人认为
基督教科学派认为上帝是无限的神圣原则,是思想、灵魂、精神、生命、力量、真理、善和爱;认为作为凡人的耶稣不是神,作为精神原则的基督才是神。神是不会生病的。凡人的基督不是神,凡人的肉体才会受疾病的侵蚀。所以这个教派也有医生,好像是帮助病人灵修来摆脱疾病。
不过,我觉得这个教派的科学其实也不是我们平常讲的科学,她更集中注意人的肉体疾病的疗愈。
无论是门口的接待员也好,还是引导我们的讲解员也好,他们并不大力的向我这个东方人宣传教义。相反,讲了很多这个教堂的建造经过。这跟他们的报纸一样,并不大力宣传自己的教义,而是着眼人世间的问题。也许,把在凡间的问题料理清楚了,也就可以上天堂了。


这个礼拜堂不大,但管风琴很大。


和我一起参观这个教堂的游客中,真正的游客并不多,绝大部分人都是衣冠楚楚的,很认真的听讲。所以我在听讲过程中没有拍照,是在讲完后才拍了几张。


出得门来,雨停了。喷水池喷出美丽的水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