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好像放晴了,出门去看电影《荒野猎人》。小李子凭该片终于夺得了奥斯卡小金人,那些天,朋友圈都让他刷屏了,什么给黑熊扑倒,什么啖生鱼吃腐肉,反正就是够虐心的。好吧,就去看看小李子是如何被虐的。
到了影院非常惊讶的得知,这部横扫奥斯卡和金球奖的片子竟是这几年引进的大片中少有的2D影片。但是,影片一开始,那个展现北美广袤的原野的长镜头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正是我去有玩美国黄石公园时特别感受到的呀。

随着影片的深入,我发现果真小李饰演的休.
格拉斯在经过熊爪逃生,被同伴抛弃,又从坟墓里爬出来后,正是要穿过荒野到黄石去找一个开拓者的定居点。影片中的茂林、河流、山岗,又把我带回到黄石公园去。



我是2013年到黄石去的,尽管已是21世纪,我还是能感受到美国腹地的那种粗犷。这几年我往美国跑的比较多,开始关心美国历史,不是那种政治上的历史,而是美洲大陆是如何从一片荒野演变到目前到处是现代化都市,并且引领全球现代化方向的历史。
我在美国跑了好多地方,大家都知道美国有50个洲,我已经跑了20个了。美国的地貌和历史令我着迷,都说美国没有啥称得上历史的玩意,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的国家有啥历史?可是,正是在过去的二、三百年里人类文明历史飞速发展,而一切,都和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去过纽约州的大森林,见识过阿拉斯加冰雪消融的冰川舌,守候过黄石的老忠实泉喷发,也行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总是很好奇美国这个用三百年走完我们花了五千年才走完的城市化过程。看这部《荒野猎人》初步满足了我的这个猎奇心理。
我宁愿相信这出影片真实还原了美国早年拓荒者的生活,狩猎、贩卖动物皮毛到欧洲,定居点的式样、印第安部落、欧洲各国殖民者的纷争.....
甚至,大陆观众可能都不太留意的,定居点中,有强迫印第安妇女坐台的镜头。美洲大陆早期的开拓史,确实是有血腥和残忍的一幕。
休.
格拉斯的逃生过程,其实也是荒野生存的一部教科书。与他经历的严酷生存条件相比,现在我们的真人秀真是弱爆了。甚至前些年李安拍的那部在搭建的水池里拍出来的《少年π的奇幻漂流记》也被打脸打的Piapia的。看着电影逐渐展开的剧情,我才明白摄制团队不采取3D技术的原因,人,仅有人,才是这部片子要刻画的。片子讴歌了人的生存能力,描绘了人体在极限情况下能做出如何的反应。同时,也深刻的刻画了人性。
休所在的狩猎队的队长,安德鲁.
亨利,被塑造成一个文明的欧洲人,在风雪漫天的天气中,狩猎队实在不能带着休继续前行,而休的情况看着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还重金招募留下看护的志愿者,以便让休能够有体面的死去。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使我对这个戏中戏份并不多的队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承诺的重视,才是美洲殖民地能够生存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