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年的电影,都是看别人的故事,说实在的,那些故事都离我们有点距离。走出影院时,心情还没平复下来的我俩,都承认,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故事。恩,看了半辈子的电影,总算看到一点熟悉的影子,无论如何都要顶一个。赵薇,你没令我失望。
电影的名字就透着一份沉甸甸的感觉,故事从校园迎新开始,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我们的周围找到类似的模型。女主角令我们想起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热情、奔放,对爱情非常执着。只是我们的女同学同时还是才女,尽管恋爱谈的乱七八糟,功课可一点都不含糊。住在一个宿舍的四个女孩子是电影里的主角,除了朱小北没有爱情纠葛外,其他三个MM都被爱情伤的遍体鳞伤。敢爱敢恨的郑薇,爱的死心塌地的阮莞,竭力挣扎摆脱乡下出身的
黎维娟、自强不息的朱小北。这里就不做剧透了,佩服的是,剧中的女主角可以轰轰烈烈的爱一场。
特意不看原著,就为了看赵薇的功力。影片故事容量很大,四个女孩子的经历,还有郑薇与三个男孩子的瓜葛,假如之前看过小说,我会为赵薇担心,一个新晋导演,是不是胆子太大了?看完影片,感觉到都交代到了,130分钟的长度,节奏和长度都控制得还行。与山楂树之恋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相比,山楂树是小调、那些年是流行曲,而致青春是一部交响诗。能够装下那么大的容量,是因为导演大量的采用了留白的方式,赵薇巧妙的利用了观众的记忆和经历,让观众自己不知不觉的演绎出留白的内容。这点真是挺赞的。
一直喜欢小燕子,作为当红明星,赵薇是在我们关注下成长的。起码每年暑假都能见到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她曾说过她的还珠格格是本色表演。那么这部导演处女作,也是赵薇风格很显著的一部片子。作品的整个基调是勇敢的和跳跃的,甚至带点玩闹。或者,你也可以说是率真。郑微的身上有着深深的赵薇的烙印。快乐的生活、张扬着恋爱、勇敢的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看过了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装,我为赵薇的真挚叫好。
当然,作为新导演,赵薇玩了不少新花样,有时会觉得过于花巧,就如那些豌豆的镜头,有点多余。不过在营造青春的轻巧和跳跃时,比如海洋馆、水晶鞋等镜头还是不错的。只是这种现实与虚幻的切换,赵导还是要多参考一下李安的少年派。
说点美中不足的,电影刻画了一个建筑才子,但把郑薇弄的太傻了。也许赵薇上的电影学院,总以为理工科的牛人都是男的吧? 但我们宿舍中的几个女子都是成绩很好的。不是我歧视啊,那个建筑才子陈孝正很不真实。你说他是个数学高手也就罢了,建筑学,那是需要点底蕴的,凤凰男可以成为很好的工程师,但能成为好建筑师那是太少了。相反,像林徽因这种,尽管她不是专门学建筑的,不妨碍她有很好的才情,以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也可以参与。
话说回来,已是影艺巨星的赵薇偏要执导筒挑战自己,她已超出郑薇好几个层次。难得她回来拍那么草根的电影。这份执着、这份真诚才是最珍贵的吧。
影片中,许开阳追郑薇,郑薇追陈孝正,每个人都那么辛苦,也让人想到她们那个班的青春故事,黄晓明追赵薇,赵薇追陈坤。谁都追不到。想知道影片结尾的,就看看现实中吧。
初执导筒的赵薇,其作品已经超越了她自己主演的《情人结》、《绿茶》,可喜可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