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悲惨世界后面的悲悯

(2013-03-01 14:46:35)
标签:

影评

悲惨世界

娱乐

      根据现代四大歌剧之一的《悲惨世界》改编的电影上演,昨晚跑去看了。周四的晚上,正佳广场里人不算太多,没想到晚上头两场都爆满,大概是得益于海瑟薇刚凭此剧中芳汀一觉荣获最佳女配角的推动有关。 
 
    《悲惨世界》是法国文豪雨果的经典之作,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因为偷窃一块面包而坐了19年大牢的劳改释放犯。出狱后走投无路偷到一个教士家里,被逮住后教士索性把他偷的东西都送给他。由此启发他的天良,从此隐姓埋名立志做个好人,却一直躲不过追缉他的警察。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赎罪。救助了一个被逼良为娼的女子 的女儿,艰难的抚养她,并帮她找到归宿。他用自己正大善良的后半生,使那个作为国家机器象征的警察,最后崩溃了。 
 
     在悉尼看过歌剧演出的版本,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舞台的设计,那种旋转式的舞台布置曾令我目瞪口呆。悉尼版的男中音最好,芳汀唱的也很不错。 
 
     电影版呢,开场时那个大船和拉纤的镜头真是很震撼。还有影片后期巴黎巷战的大角度都比舞台要过瘾。要是改成3D就更好了。呵呵,3D电影看多了,一般的2D还真不如回家看碟。说到演员,主角休-杰克曼太帅,好像和印象中冉阿让的魁梧有点差距。那么帅的帅哥,在巴黎花都里长期独身是引人注意的。原著里,冉阿让只有那身力气令人瞩目。海瑟薇的芳汀,在沦落那段那么丑,真难为她了,该得奥斯卡。小男孩其实最出彩。说到唱功,这个电影版的最好就是合唱。尤其是影片结尾的大合唱,唱完后,影厅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小时候看的《悲惨世界》小说,印象很深。都说雨果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深的影响了我的青少年时代。 
 
     157分钟的影片,把我们带回了19世纪的法国,回到那些被生活在底层的法国老百姓之中。那个年代,法国政府一边加紧在亚洲殖民,另一面法国的普通老百姓却过着苦巴巴的生活,影片中形象的展示了那些工厂里的女工、街头流浪儿、甚至为一块面包出卖身体的女人,雨果说过,“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有法国大革命。雨果是同情共和党人的,但对群众的愚昧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象芳汀工厂里的员工对芳汀的偏见、象巴黎街头的群众,当起义之初拿家具帮助结路障的群众在军队拿起枪来镇压共和党人时,却个个闭门不纳。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不过雨果的批判都是很温柔的,比如,德纳特的女儿,罪恶的苗上开出的花,爱拯救了她。雨果相信拯救。 
 
     感谢工业和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社会里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了。社会去除了暴动的薪火。这么说来,是不是有科技救国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