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到鲤鱼门,基本都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也难怪,鲤鱼门在闹市之外,上班族下班从高楼中出来,到这里可不是都天黑了吗?
这个牌坊是鲤鱼门的标记,穿过牌坊,顺着左边的海堤走去,不到一百米就是海鲜街。
鲤鱼门,其实不是一个建筑术语上的门,而是地理意义上的门。门,在广东,是指河流的出海口。
正是暮色苍茫时分,渔船都回到港湾,只有广告牌的灯光照亮着水面,水面一片宁静,洗去了香港这个大都市的喧嚣。

鲤鱼门,之前有个小渔村,现在改成了海鲜街。这里,是香港有名的吃海鲜的地方之一。广东人来到这里,不应该感觉陌生,因为,这样的海鲜街在广东有不少。
现在,请随我去看看。

海鲜档就在小巷的两边依次摆开,吃海鲜可以点杀。先看看琳琅满目的海鲜,与广州的海鲜街相比,这里的海鲜好像都大码不少。

好好看看池子里的圣子皇。

这里的很多海鲜都从南海来,有些,来的更远。听饭馆的老板介绍,这些海鲜档的老板,通常都是一船船的要货。由于来鲤鱼门吃海鲜的人多,这里的海鲜都很新鲜的。


这里的海鲜档一档接着一档。你往里面走的时候,档口总有人会招揽你选购。不过,他们不会高声喧哗,也不会缠着你不放。

有很多海鲜档是前面摆海鲜档,后面就是餐厅。上图客人正在挑选海鲜给档主过秤,事头婆在把称,老板在下单。看看左边订座的:有公司、有旅游社、有个人。

我们顺着海鲜街走了一程又一程,转了好几个弯。街其实是窄巷,头顶加了防雨棚,地下是长石板路。跟广州城中村的街巷差不多窄,但地面干干净净的,不至于下不去脚。

开始看到我们要去的餐馆的招牌了,其实,还要走很久。

越往里走人越少,街边坐着乘凉的阿婆。

这就是我们定餐的餐馆。尽管一路走来建筑都非常简陋,不过室内的装饰看来已经重新装修过了。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很简陋的,跟广州的有得一拼。因为到鲤鱼门吃海鲜的,主要是为食一族。现在广州的食肆都装修上档次了,这里看来也是与时俱进。

尽管天已经黑透透,客人还是不多,已经到了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大陆人。

包间做成这样的模样。

先来张室内的照片。

这个餐厅,其实在海鲜街的尽头。趁着上菜之前,到外面看看,隔着海,还能看到香港仔璀璨的灯光。

回头看,餐厅居然有揽海胜景。

大门还摆着年桔,春节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

大厅里的装饰。

最后,只上一道菜。其他的,自己想象去吧。
斯旺这厮老是惦记着吃,等想起拍照的时候,只有这碟最后上的菜可供拍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