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什维尔是美国北卡罗莱纳的一座小城,坐落在蓝岭山(blue ridge
mountain)下。蓝岭山是阿拉巴契亚山地区的一部份,我在寻找蓝岭山的过程中,偶尔来到这里。原先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行山,不过,因为在酒店大堂里遇到贝蒂,我的阿什维尔之旅不知不觉的就变成了一次艺术之旅。

到处可见的现代雕塑。


也有旧时岁月留下的雕塑。
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区的阿什维尔,是人们游玩大烟山和蓝岭山的中转站,景色中有着山区特有的透明空气和宁静。
我是在下榻的酒店大堂遇到贝蒂的,那时,她正在用大堂的电脑查询进蓝岭山的巴士,由于我自己也在找顺风车进山,很自然的和她搭讪起来。她从加州过来,准备在这里停一周,看看是否可以到山里看看。但她更想接触一下这个阿拉巴契亚地区的文化,尤其是音乐。我们一起到前台,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便车或者其他什么的途径,前台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还好,Betty告诉我这还有个游客中心,我们可以第二天一早去看看,他们是否有一天团什么的。
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最豪华的游客中心了。
来咨询的人也络绎不绝,有问路的,有问展览的。我们在这里定下了去蓝岭山的车子。然后,我们就在市里游览了
阿什维尔的建筑风格是混搭的,有如上图那样现代的购物商场,也有下图中早期移民建立起来的教堂。每当介绍到这些老建筑,贝蒂都要谦虚的说,当然,比起中国来,这些建筑还是很年轻。
这是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市政大厅,今天也还是市政大厅。

LP上介绍,阿什维尔是最富有欧洲大陆情调的小城,早期殖民地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阿巴拉契亚地区,曾是美国最大的煤田所在地,煤矿曾带给当地很大的经济收益。

城里有不少教堂,这个教堂,就在我下榻的酒店不远。

我留恋于从教堂的廊柱中看出去的山景,和阳光赋予建筑物的阴影。
西斜的阳光居然也如此通透。
这是一栋新楼,依然承继着这个城市享乐的风格,建筑的装饰都非常注意细节。

夕阳中,所有的建筑和植物都有慵懒的气氛。

阿什维尔还是女士之城,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各式各样的餐馆,有弥漫着全城的享乐气氛。这是城中心最古老的购物中心,揭示这这里曾经的繁华。
色彩温馨的小店。
小城的商店都非常有范儿。
阿什维尔,还以它的美食著名。我在入住的时候曾问前台有没有餐厅,那里的姑娘告诉我,她们不设餐厅,因为出门就是各式各样的餐厅,你要什么风味的餐馆都可以找到。应该说,她说的是实话。
随处可见喝下午茶,或者是吃点东西的人们。


在阿什维尔街头,经常可以看到音乐表演,阿什维尔一向以街头音乐著名。

马路对面的餐厅前面有歌手在演出,人们纷纷往他的琴箱投钱。

更奇特的是,一个下午,一段嘹亮的歌剧把我吸引到这个餐馆前,原来是一个意大利侍者在歌唱纯正的意大利歌剧。当然,这个餐馆的价格也很好。

这家城里的比萨店最受孩子欢迎。



入夜的阿什维尔,是山区少有的不夜之城,很多酒吧都营业到深夜。
独自一人的我,却只喜欢在夏时制的黄昏中到小餐馆里觅食。
那样 的色彩丰富。
美味的生蚝。
即使无所事事的坐在咖啡馆里,也是那样惬意。

这里,是LP专门介绍的一家餐馆,以番茄出名。墙上,正是蓝岭山最有特点的风景。
在这个餐馆里,贝蒂向我介绍番茄的不同种类。原来,番茄根据甜度,容易煮熟的程度等,还是分成很多种的。真有意思,上次在英国是个老太太向我介绍土豆的不同种类,这次,是一个上年纪的女士给我介绍番茄的不同,难道,今天的人们对口味太不讲究了?
贝蒂向我介绍,阿什维尔是阿拉巴契亚蓝草(blue
grass)山区音乐的发源地。早期的移民来到这里,把自己家乡的音乐也带到这里。这里属于阿拉巴契亚山脉东南面,是农业区,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了边唱边干活。直到现在,阿什维尔仍然是蓝草音乐的兴旺之都,每年都有蓝草音乐节在阿什维尔举行。音乐节期间,人们甚至就在草地上歌唱。阿什维尔同时还以街头音乐著名。
经贝蒂的强力推荐,我们一起去欣赏了一场蓝草音乐会。音乐厅和画廊是在一个建筑里的。阿什维尔这个不到十万人的小城,剧场和画廊一样都不缺。听了这场音乐会,使我对美国乡村音乐的历久不衰有了新的认识。

剧场中有一群老人,他们对演唱会中的曲目很熟悉,经常和歌声一起歌唱。
这场音乐会是音乐与摄影的结合。一位摄影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蓝岭地球拍摄,拍摄那些逐渐消失的岁月,现在结集出版。里面大部分的照片,就是在这个地区传唱蓝草音乐的乐师,这些乐师,就是演唱会的表演者。
上图这张照片我最喜欢:在群山环抱中的孤独歌手,但它传递的不是沧桑,而是一种宁静,一种对大山的依恋。
也许就是这份依恋,构成了山区音乐的魅力,使那些优美的歌谣代代相传。主持人深情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那些音乐是如何萦绕在身边的,从奶奶的摇篮曲,到挤奶曲,到竹编曲。。。

这位表演者同时是个乐器制造者,他所演奏的乐器,都是自己制造的。
主持人也表演了节目,她手里拿着的,是这个地区的一种民间乐器。她旁边的空位,本应是她先生的,因出差无法赶回来。这些歌手,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这个男子,就是画册的拍摄者,演唱会的背景,一直由他所拍的那些昔日的生活的画面构成。
这些人,他们因为音乐走到一起。
这是目前在这个地区很受欢迎的一位歌手,她们经常在这一带巡唱,在草地上唱,在教堂里唱,在集会上唱,更多的是在婚礼上唱,她收到的请帖一直排到很久呢。

看看她手里的乐器,是当地的特产。
这场音乐会的票价是10美元,相当于当地的一个快餐的价钱。
从有人类开始,就有音乐陪伴。21世纪中国的造城运动,新修了不少剧场。前些日子,我和广州的博友讨论,广州有了歌剧院,但有多少节目可以上演?有多少本土音乐家可以登上那个舞台?又有多少市民支付得起那里的表演的票价?
从剧场出来,在通往旅店的路上,又听了一场街头音乐会。这支乐队正在一家商店的门檐下演唱。前面的吉他盒子里是他们灌的唱片,不时有人过去,拿一张照片,放上5美元。
回到广州后,收到贝蒂的来信,她说,假如要给阿什维尔下个定义,她会用艺术、工艺品、山区音乐和风景来形容她,我给加上了美食。
Betty, I
hope you can read this and enjoy i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