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一位娱乐界的人士说,金融的冬天来了,娱乐的春天还会远吗?正反映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人们会倾向于乌托邦寻找安慰的习性。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带刚考完中段试的孩子到电影城看了新上画的007大战量子危机。
看过一些007的片子,尤其喜欢去年的《皇家赌场》。在金融海啸中登场的007大战量子危机在大陆创下了很高的票房,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失望。简而言之一句:这不是以前的007。
习惯上,007片子的构成元素是到处都有艳遇的007,最新型的武器、靓车,豪华的场景,能满足宅男对冒险生活的一切向往。不知道投资方是否意识到,看007系列片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女性观众,她们对007电影所展示的异国风情,对迷人的邦德,对他挥金如土的生活非常着迷。这就是去年《皇家赌场》上映时,很多年轻情侣都爱去看,大家都从电影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今年又一窝蜂去看《量子危机》。而对后者最严厉的批评,就是007越来越像好莱坞了。
007是一出经典的英国片子。在英国,侦探小说和侦探片曾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007的间谍战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延续。只要想想二战中的军情六处,就可以理解英国人对间谍片的喜好。与美国的越狱式的特工片不同,邦德的背后,是整个英国的情报部门的支持,象武器专家,象邦德的上司M女士。邦德屹立不倒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游戏人生的一种态度。其实,生活中的英国人是很拘谨,很闷骚的一群,即如贝克汉姆,要出点绯闻也就是与辣妹一些私下的行为见了光,邦德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英国男人的臆想。生活上出轨,工作中是国家利益为重,心甘情愿当国家的一支枪,这才是邦德。不要忘记,英国人当初扬威世界,靠的是集体的力量,皇室的支持。在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中,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大街比比皆是。邦德还是一个时尚达人,生活豪华,讲究情调,他的生活应该都上《时尚》杂志的,这正是英国人异于美国人的地方。
《量子危机》则太好莱坞化了,邦德变成了蓝博式的肌肉男,杀人成性。还有,迷人的度假胜地没有了,沙漠中一座酒店,只有一个外壳,风光没有了,英式的优雅消失殆尽,只留下开头的一颗子弹的弹道还留着一点英式痕迹。这样下去,还要看什么007呢?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